• 1:头版
  • 2:专版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观点·评论
  • 7:环球财讯
  • 8:信息披露
  • 9:时事·国内
  • 10:信息披露
  • 11:时事·海外
  • 12:时事·天下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热点透析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广告
  • B7:产业·公司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1 月 28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11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1版:时事·海外
    赶创业板风潮 新加坡推“凯利板”
    2000-2006年中欧贸易增长150%
    全球写字楼
    租金排名新揭晓
    美联储将继续注资增加流动性
    迪拜国际资本公司
    买入索尼公司“实质性”股份
    裁员引资 花旗集团大股东易人
    欧洲央行行长说
    欧中贸易有利降低欧盟通胀压力
    杨洁篪会见美财长保尔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赶创业板风潮 新加坡推“凯利板”
    2007年11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新交所CEO谢福华(右)及高级执行副总裁颜少安在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二板 本报记者 朱周良 摄
      ⊙本报记者 朱周良 新加坡报道

      

      一股新的创业板热潮正在亚洲兴起。继日本之后,新加坡也在本周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创业板新方案。新加坡交易所26日高调宣布,明年第一季度,旗下的二板市场(SESDAQ,自动报价市场)将转型为门槛更低、主要面向亚洲快速成长企业的“凯利板”(Catalist),后者将参照伦敦AIM市场的模式,实行由保荐人负责的上市监管制度,有望大大降低上市门槛及缩短上市进程。

      

      完成上市仅需六周

      凯利板并非一个新设的板块,而是基于新交所现有的二板市场。新交所执行副总裁黄良颍对记者表示,凯利板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实行保荐人负责制,即交易所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权“下放”给经过严格筛选的保荐人,后者将自行决定一家公司是否具备上市资格,而公司在完成上市后依然必须聘用保荐人。

      新交所首席执行官谢福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凯利板独树一帜的模式为成长型公司提供了“更便捷和更及时的”融资平台。在新制度下,企业完成上市的时间周期将缩短至5到6周,而在现在的二板市场这一周期为12到17周。此外,上市成本也大幅下降。首次上市的最低费用为3万新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最高10万新元。后续维持上市的年费约在1.5万新元到5万新元之间。

      按计划,新板的相关市场规则将从12月17日起正式生效,现行二板市场也将同时改名为凯利板。明年第一季度,新交所将公布第一批通过审批的保荐人名单,并开始接受IPO申请。

      除了上市申请无需经过交易所审核的便利之外,企业在凯利板上市还可以享受其他优厚条件。比如,对申请上市的公司没有任何财务准入门槛,没有具体的资本规模限制;拟上市公需发布招股说明书,而只用在新交所网站刊登招股文件;在凯利板上市的公司在再融资和进行重大资产收购时,无需征得股东批准。

      根据新交所的方案,已在二板市场挂牌的公司,将有至少两年时间的“缓冲期”去寻找能为其提供持续监管的合适保荐人,在此期间,交易所将减免有关的上市费用,直至这些公司开始执行“凯利板”的制度。

      

      希望与中国“互补”

      对于中国也在积极准备创业板的事实,新交所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推凯利板是出于长远战略考虑,而在时机上并没有刻意选择。

      黄良颍表示,中国有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有上市融资的需求,仅靠内地和香港交易所未必能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新交所希望在吸引中国公司上市方面发挥“互补效应”。

      对新交所来说,拓展中国业务又有了一个新的便利。就在上周,新交所宣布已在“原则上”获准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新交所高级执行副总裁颜少安表示,此举将提升新交所在中国的影响力,增进与中国政府部门及在新交所上市企业的合作关系。

      黄良颍本周在与中国媒体的闭门访谈中表示,中国一直是新交所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但并非唯一的市场,印度、印尼和越南等其他快速增长的亚洲经济体也是很有潜力的市场。

      “我们对中国的关注还是很多,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快,并且还有望继续保持。”黄良颍说,不过他也表示,新交所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从长远来看,不能只依赖一个市场。“我们希望通过中国板块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亚洲新兴企业前来上市。”

      不过,至少在眼下,中国企业在新交所的“海外军团”中仍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目前共有136家,其中二板有16家,而在新交所上市的所有外国公司也不过270多家。据新加坡方面介绍,今年新交所新增的中国上市公司预计有近30家,与去年基本持平。

      ■新闻观察

      新交所欲打造“亚洲门户”

      ⊙本报记者 朱周良 新加坡报道

      

      在推出新二板同时,新交所还借机着力宣传其“亚洲门户”战略,目标直指整个亚洲新兴市场,这一点也与东证所前不久推出“亚洲创业板”的意图不谋而合。东证所上月宣布,将仿照伦敦AIM市场的模式在东京开设一个面向亚洲初创企业的市场,预计在明年底正式投入运营。

      为了宣传凯利板及其亚洲门户战略,新交所可谓煞费苦心。新交所的企业传讯部门一一邀请了来自中国大陆、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越南以及中国台北等地的媒体记者亲赴新加坡,并安排了几乎一整天的宣传活动,甚至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记者分别安排专场提问。而在26日晚,新交所还在其总部举行了隆重的鸡尾酒会,广邀商界名流、各国使节和全球媒体共同出席新二板名称揭晓的仪式。

      新交所主管上市业务的副总裁黄良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新交所的二板市场成立20年来,其运作模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经济形势的发展,随着亚洲新兴经济快速发展,高成长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由此也带来了资本市场新的机会,凯利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炉的。

      “凯利板将以亚洲为中心,主要但不仅仅服务于亚洲的企业和投资者。我们同样吸纳亚洲以外的企业,也欢迎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新交所主席比莱在发布会上说,“这也与新交所在全球市场中所扮演的亚洲门户的地位相一致。”

      与二板的“亚洲战略”相对照,新交所主板的“国际化”倾向也愈加明显。据新交所CEO谢福华透露,截至今年6月的一年中,新交所主板新增上市公司中有70%是外国企业,而所有已上市公司中外国公司所占的比例也已超过30%。仅从这一点看,新交所似乎越来越接近谢福华所说的成为“国际企业上市的亚洲平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