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特别报道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版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11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关注农产品涨价的
    “双刃剑”作用
    通存通兑收费
    或涉嫌垄断
    哪个城市有资格征收“拥堵费”?
    防止大起大落攸关股市民生
    应建立保障性住房的合理价格形成机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防止大起大落攸关股市民生
    2007年11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防止资产泡沫和防止市场剧烈波动同样重要。维护投资者利益是一切股市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是调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关系的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大事,也是攸关股市民生的大文章,而关注民生正是十七大精神的最大亮点。撇开这个基本点来谈市场泡沫,显然非常片面。

      ⊙黄湘源

      

      最近有一种值得注意的说法,说是温总理两论股市发出了调控泡沫的信号。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温总理在十多天时间内连续两次对股市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确实罕见。不过,从温总理讲话精神来看,股市的问题是泡沫,而总理关心的则是稳定。

      温总理两次讲话都没有讳言泡沫。特别是在新加坡的讲话中,在讲到在股指高的时候,又有声音说要防止资产泡沫,而且提到一旦泡沫破裂,会危害到中国经济的时候,他明确表示:“我觉得这两种意见讲得都对。”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如果只是表示需要防止泡沫,那么,实际上只是表达了一种意见。可是,为什么说是“两种意见”呢?温总理本人在乌兹别克塔什干的另一次讲话是这样说的:政府明白,防止资产泡沫和防止市场波动同样的重要。笔者以为,将这两次讲话结合起来就可以很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

      一点也不需要犹豫就可以肯定,中国股市存在泡沫,但是,如何对待资产价格泡沫却不是个不费思量就可以随便出手的问题。温总理说:“这件事情非常艰巨,因为现在中国股市发展得很快,股民的数量增加也很多,股市的波动牵动着国家的经济也牵动着股民的利益。”也就是说,政府要考虑的不仅是挤出反映在行情和价格上的泡沫,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广大投资者利益的维护。

      如何消除股市泡沫,历来有两种不同主张,一种主张主动挤泡沫,例如,当年日本政府就曾经采取了这种做法。1989年5月,日本政府为抑制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开始实行了以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严厉调控,并很快就收到了效果。然而随着股市、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也触发了日本经济长达十年以上的严重萧条,至今还不能说已恢复了元气。另一种就是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主张的“等待泡沫自己破裂”。就在今年的1月29日,格林斯潘还在上海的一个投资者会议上建议政府不要过多干预股市,应该放手让市场按其自身轨道发展。主动戳穿泡沫不免需要承担经济动荡的巨大成本,并且带来影响就业、收入和消费等一系列的负面问题,但是,消极的等待也不等于不出问题,一旦突发事件引起资金链突然断裂,泡沫很容易发生“突然爆破”,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突然倒闭事件,不就是个典型案例么?

      然而,就在温总理这两次谈股市之前不久,10月31日,格林斯潘在美国波士顿发话说:“中国股市泡沫将突然爆破”。格林斯潘的突然改口未必不包含着他所代表的某种利益倾向。国际资本的遥相呼应是,11月8日,以“做空中国股市”标的的第一只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超短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正式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了市。而恰好在这期间,上证指数不仅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周跌幅,而且沪指不到一个月下跌超千点,下跌逾二成。

      尽管温总理坦承我们还缺乏经验,但他的态度十分明朗,也就是对于“突然爆破”论的理性回应。事实上,贯穿在温总理这两次讲话中的基本精神,从头到尾就是这样两句话,也即“两种意见”:防止资产泡沫,防止股市大起大落。这也就是说,对于资产价格泡沫并不是不作为,但也要采取市场化方式而不能如以往那样简单地采取行政打压的方式。

      温总理认为政府首先应关注的是夯实市场的基础。他提出:政府应从宏观上推进企业的发展和改革,特别是要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造,使企业能够发展和盈利,并且能够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这是决定股市最基础的东西。对于防止资产价格泡沫来说,也就是治标先治本的意思。

      由于我们的市场还不是一个完全以市场法则运作的市场,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达到调控目标是不容易的,因而“政府还应该加强监管”。但是,温总理同时又说:“监管主要是通过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使股市能够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这里,虽然并没有排除必要的“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但显然排斥了行政调控手段。尽管如何区分这几种手段的不同还有一些很微妙的问题,不过,大原则应该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政府不应该也不会藉防止泡沫之口来打压股市。毕竟,打压股市不是调控的目的。

      政府对股市的调控,既有对投资者风险教育的问题,也有如何来保护投资者的问题。不难设想,一旦股市泡沫“突然爆破”,那么,破掉的将不仅是泡沫。首当其冲的是基金和银行的资产损失,而最终的埋单者则必然是广大的投资者,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股民。那显然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

      维护投资者利益是一切股市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是调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温总理苦口婆心说的要让投资者都懂得的道理,倾注着对股民的感情以及股民利益的关怀,而关注民生正是十七大精神的最大亮点。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关系的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大事,也是攸关股市民生的大文章。撇开这个基本点不谈,把温总理的意思简单地理解为打压股市泡沫,显然非常片面。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