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记者获悉,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决定,从12月17日起召回部分2005年12月至2007年4月期间生产的07款和2007年10月生产的08款讴歌(Acura)RL轿车,在中国涉及的车辆约115辆。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今年共计召回缺陷汽车23次、58万余辆,涉及18个企业的25种车型。此前,2004年召回32万余辆;2005年召回6万余辆;2006年召回34万余辆。
而从近日“汽车召回制度实施三周年暨产品召回制度研讨会”上传来的信息显示,该管理规定实施3年来,截至今年11月,国内已累计召回缺陷汽车130万余辆,涉及45家国内外企业的107种车型,召回次数达103次。
来自该研讨会上的消息称,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完成了《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的初稿起草工作,预计最快明年可出台。
据本田内部人士介绍,本次本田召回范围内的个别车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发动机舱内的温度和助力转向油温度的影响,助力转向油软管表面和内壁素材(橡胶)的物理伸展性能下降,从而加速油管老化,在方向盘转动操纵、助力转向油管内油压变化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助力转向油管体出现龟裂,发生助力转向油泄漏的现象。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报部负责人朱林杰向本报记者表示,虽然现在本田的5家特约店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油泄漏现象确实给讴歌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公司首先还是着手联系RL的消费者,解决问题。“这也给了我们再次跟消费者见面的机会”。
无独有偶,近日记者从一汽大众奥迪了解到,一汽大众奥迪已经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申请,召回2007年7月以前(含7月)生产的奥迪Q7车型。上述召回行动是德国大众召回奥迪Q7的一部分。
此外还有东风日产公司的部分产品涉及召回。从10月1日起,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决定召回2007年9月7日至2007年9月21日期间生产的3154辆轩逸、颐达、骐达、天籁和骊威轿车。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自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国内消费者开始接触国际通行了40多年的汽车召回服务。
在思迈汽车咨询公司总监张豫看来,从召回这件事上能反映出厂商认真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另外,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厂商在发现问题后,已经有了正常渠道可以解决。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汽车召回应该在制度上立法。对此,中国汽车工业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贾新光认为“立法一定要把立场放到消费者的那一边,而不能偏袒汽车厂家,因为在中国,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召回的立法角度在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厂家提高产品质量。”
■记者观察
中国汽车召回进入国际化轨道
⊙本报记者 宦璐
时近年底,厂商们频繁的召回使人起疑,召回是企业的商业秀表演,还是厂商们的质量不约而同地下降?
在商业社会,企业主动召回其缺陷产品的行为,最起码的一个功用是:让每个消费者感受到,我们的安全比企业的利润更重要。
除此之外,思迈汽车咨询公司总监张豫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的召回,已经不属于企业的商业秀表演,更不是意味着厂商们的质量下降。“汽车就是由若干零部件组成的,出了一些小问题其实是很难避免的。国际上,汽车召回现象就很普遍。”
事实上,以前国内汽车厂商发现了质量问题,都是自己给客户打电话通知,不像现在如此公开。在2004年建立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后,厂商们涉及召回需要给国家质检总局报批,制度上保证了召回的透明性。这种做法也是国际最通行的做法。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郭俊峰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召回已经没有去年频繁了。虽然总量上还是超过了去年,但频次比去年低。“当召回已经成家常便饭,那正说明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双向成熟。今年的召回,我把他定义为汽车消费市场成熟理性的现象。”
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审视召回制度的现实效果。在今年的《汽车召回制度实施三周年总结暨产品召回制度研讨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对3年来的汽车召回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