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专版
  • 3:焦点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要闻
  • 7:观点·评论
  • 8:信息披露
  • 9:信息披露
  • 10:时事·海外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理财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广告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7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专栏
    高油价迷局:半是供求,半是美元
    “病人”赢了,
    瑞典福利制度险了
    最难把握股权稀释度
    别把“公司不是家”
    理解为“公司没有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油价迷局:半是供求,半是美元
    2007年12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沈飞昊
      按照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让油价上涨或回落不是不可能,但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消费国和产油国都会有一场“痛苦的忍耐”;而如果人为打破油价波动周期,固然可以缓解油价的暴涨暴跌,缩短经济波动和产业调整的时间,但这需要更为深入的合作和治理。以目前的世界能源格局,产油国的地位在上升,消费国的地位在下降,并由优势转化为劣势,而世界能源治理的新格局短期内很难形成,这种态势决定了高油价周期还将持续。

      ◎管清友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学者,经济学博士

      油价波动是否存在一定周期性存在很大争议。因为油价周期的划分要视观察者和研究者对周期时间跨度的界定。跨度为二十年的周期中,即便总体处于低油价周期,其中也会有油价高于周期内平均年份价格的时期,有时价格甚至是暴涨。这既可能来自供求关系的短期变化,也可能来自突发事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比如去年7月,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石油期货合约盘中价格创下了78美元的高位,但在随后的一年中则持续下跌,跌幅超过20%。今年的油价则是从60美元左右暴涨到逼近100美元,涨幅超过60%。

      精确预测油价走势总是徒劳的,而长期油价预测几乎超出人类的心智极限。比较容易做的是对油价走势作趋势性判断,就如同我们知道春夏秋冬四季是更替的,油价波动也存在周期性交替的特点。作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决定石油价格走势的基本因素是供给和需求,即生产和消费。但这并不表明油价走势完全符合供求规律,多重均衡模型也未必能做到完全精准,正如“秋老虎”来临的气温不见得比夏天凉爽的日子气温低。油价走势是一种货币现象,它还会受到标价货币汇率、大国货币政策、地缘政治、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标价货币或供求关系来影响油价走势,会在一定时期内放大或缩小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油价。

      由于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存在,美元价格(汇率)变动时时在影响油价。美元贬值,油价上涨;美元升值,油价下跌。美元走势与油价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从年度平均价格来看,2001年至2006年美元指数下跌13%,同期国际原油名义价格上涨了170%。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更是持续下跌,根据美联储最新公布的数据,美元指数从年初的95.0584下跌到了11月份的86.9197,跌幅达9.36%。

      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石油今天的在金融市场上已成为一种金融投资和投机品种。石油期货可以起到对冲和规避未来风险的作用。但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在“货币异化”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自身特殊的运行规律。一些投机资本可以借助人们对石油需求的预期以及突发事件对市场的短期影响而炒作油价,从中获利。但国际金融市场上究竟有多少资金在从事这种套利活动始终无法精确统计,而且也很难区分这些资金哪些是对冲风险,哪些是投资,哪些是投机。这自然就加剧了短期内油价的波动。而由于油价的定价权实际上来自期货市场,这些投机资本的套利活动就影响了国际油价。目前,产油国拒不扩大产量,主要消费国需求增长强劲,美元继续大幅度贬值这些现实和预期使得石油期货市场的投机无可避免,油价当然波动剧烈。

      本轮石油牛市的背景是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GDP增长率从2001 年的2.6%逐步攀升,2002、2003、2004年分别达到3.1%、4.1%和5.3%,2006年则达到5.4%。同时,2001年以来,全球金融衍生产品获得了巨大发展。根据IMF的统计,2001年至2005年,全球“储备减黄金”的规模从约为2.5万亿美元快速跃升至约为4.2万亿美元,并且,2002年至2005年,全球债券、股票和银行资产占GDP百分比从约为330%的水平逐渐上升到约为370%的水平。2001年至2005年,全球场外交易衍生产品总市场价值从约为4万亿美元持续增加到约为10万亿美元。同期未清偿合约的名义数额从110万亿美元持续猛增至约为300万亿美元。包括石油期货市场在内的国际金融市场充斥着流动性,并成为油价暴涨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油价波动周期的政策含义既明显,又简单:即遏制国际油价暴涨要么增加供给(及其幅度)或者减少需求(及其幅度),要么遏制美元贬值的趋势。地缘政治、自然因素以及由市场预期导致的“风险溢价”都是产油国和消费国无法控制的因素。但是即便供给和需求以及美元汇率是可控因素,促使两大国家集团采取措施影响供求关系和美元走势都是不太现实的。产油国坚持认为,油价暴涨与供给无关。欧佩克秘书长艾尔·巴德里(Abdalla Salem el-Badri)最近就说,对于目前的高油价,石油输出国组织无能为力。

      但欧佩克减产和增产计划的不确定性同样也是导致油价暴涨以及“风险溢价”大幅提高的原因。历史经验表明,欧佩克集体减产很难取得一致。欧佩克曾在2004年12月开罗会议上制定减产计划,但数月后公布的欧佩克产量数据显示,除沙特阿拉伯之外,欧佩克其他成员国的日产量加在一起只减少了10万桶。在高油价的背景下,欧佩克各国的增产计划同样也很难得到执行。

      从这里可以看出,按照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让油价上涨或回落不是不可能,但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在上涨和下跌过程中,消费国和产油国都会有一场“痛苦的忍耐”;而如果人为打破油价波动周期,可以缓解油价的暴涨暴跌,缩短经济波动和产业调整的时间,但这需要更为深入的合作和治理。依照目前世界能源格局的状况,产油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在上升,消费国的地位在下降,并由优势转化为劣势,而世界能源治理的新格局短期内很难形成,这种态势决定了高油价周期还将持续。

      本轮高油价周期向低油价周期转换的拐点可能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世界经济总体放缓。根据IMF今年《世界经济展望:全球化和不平等》的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增长都有放慢的可能,原油需求将下降。由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这一前景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从一种政治思潮落实到各国行动上。主要石油消费国将对世界做出减排承诺,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必然会有所减少,低碳能源将相当大程度上替代现有的化石燃料。由于许多国家制定了到2050年的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如果欧佩克产量的减少不超过需求的减少,那么国际油价可能因此而出现一个长达30至50年的低油价周期。

      但是,由于“石油耗竭论”、“石油产量巅峰论”广为流传,以及石油储产比的不确定性,未来的油价走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