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专版
  • 3:焦点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要闻
  • 7:观点·评论
  • 8:信息披露
  • 9:信息披露
  • 10:时事·海外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理财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广告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7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版:理财
    刻意打压权重股意在夯实反弹基础
    变数需留意 回升仍可期
    看未来与看过去
    年底行情多反复 个股机会何处淘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看未来与看过去
    2007年12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赵艳云
      ⊙阿琪

      

      在股市行情中,普通投资者经常有这样的困惑与痛苦:这个股票业绩那么好、市盈率那么低,可股价为什么一直不涨?或者是我买了业绩那么好、市盈率那么低的股票,为什么别的比它差的股票都涨了,而它却“死活不涨”呢?例如,类似锦江投资这样的,半年多了都不涨;再或者是,这个股票目前的业绩那么差,市盈率那么高,可行情始终是强中恒强呢?例如,类似冠农股份这样的。

      这里的问题可能在于普通投资者评判股票高低的依据是“看过去”的,即以公司的报表业绩来作为衡量股价高低依据;而机构投资者是“看未来”的,即以公司未来几年的预期业绩来作为股票的估值依据的。众所皆知,股市行情演绎的永远是对未来的预期。如果一个公司目前的业绩非常好,而它后期业绩表现将结束增长周期转入衰退阶段,那么该股票非但预期业绩会出现显著下降,市场在风险补偿准则下给予它的估值标准也必然会大幅降低。这样的股票在强势行情中不涨,甚至出现逆势下跌,在调整行情中出现大跌是一件非常合乎情理的事情。同时,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缺乏专业的深度,也缺乏对上市公司调研的条件,更处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地位,所以,往往对许多看似基本面不好,行情却平步青云的公司在其资产整合公告,或者一年以后的新年报披露后才会恍然大悟,但等到大悟后,股价却早已高高在上了。

      所以,在股市中看过去,只会越看越糊涂;看未来才会使自己越看心里越有底。大盘在历时两年多时间单边上涨了5000多点后开始调整,如果看过去,对其调整的幅度多半会使自己“吓破胆”,以至于目前已经有部分投资者以为大熊市来了;但如果看未来,基于公司整体利润的增长率和整个宏观经济及市场背景,行情的估值水平已逐渐趋于合理。前者落实在实际操作中是恐慌性斩仓,后者落实在实际操作上是低买的机会,两者的投资绩效当然是截然不同的。这实际上告诉普通投资者,尽管自身的专业程度不高,但还是要尽量投资于自己能看得清楚,或者借助外脑的专业研究对上市公司未来能尽量看得清楚的股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投资行为更有主动性。

      显然,以“看过去”的眼光在股市投资,那是被动投资,投资亏损的概率要远大于赢面;即使是“看未来”的,但若是看不清楚的“近视眼”或“老花眼”,那也不叫投资,而只能算是一种博弈,产生盈利的话应归功于偶然因素。只有以“看未来”并能看得明白的眼光去投资,那才是能持久稳定地获取收益的真正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