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
专家认为,随着外贸领域一系列调控措施的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明年我国的外贸结构将更趋优化。⊙本报记者 薛黎
政策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006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放在突出位置”的要求,随后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从而拉开了2007年一系列鼓励进口、限制出口政策的序幕。
在限制出口方面,今年7月1日起我国调整了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的出口退税政策,其中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退税率进一步降低。 另外,我国还对80多种钢铁产品加征5%-10%的出口关税,而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则由10%提高到了15%。
在鼓励进口方面,2007年我国出台了鼓励进口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简化企业的进口程序,并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目录》,取消了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考虑到一直以来加工贸易占了我国外贸顺差的半壁江山,同时外资企业的商品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今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着眼于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抑制低附加值出口产品的过快增长。
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还于11月份联合颁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根据该《目录》,我国将不再继续实施单纯鼓励出口的政策,对一些国内已经掌握成熟技术、具备较强生产能力的传统制造业不再鼓励外商投资,对加工贸易也有较大的限制。长江证券分析师薛俊认为,从长期来说,《目录》的出台将会改变外商对我国投资的结构,从而降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比例。
此外,3月份我国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标准,降低了外资企业预期的利润水平,加上出口退税的大幅调整,这些将使得外商降低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投资热情,对外贸平衡有长远意义。
效果 顺差扩大势头放缓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外贸领域的宏观调控呈现出了显著效果, 10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比上月放慢了0.5个百分点,而进口增速则加快了9.4个百分点,从而使1月-10月的出口、进口增速分别比前9个月放缓、增长了0.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扩大势头持续放缓,1月-10月贸易顺差为2123.6亿美元,增长59%,比前9个月的贸易顺差增幅减缓10.2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竞争的重要力量。据海关统计,1月-10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622.4亿美元,增长27.9%,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78亿美元,增长24.8%,增幅与前三季度持平。此外,1月-10月我国钢材出口5376万吨,增长63.8%,比前3季度放慢9.5个百分点。
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普遍出现下降或增速回落,如1月-10月我国原油出口同比下降42.8%,煤炭出口累计432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7.6%,而之前连续三个月我国都实现了单月煤炭净出口。同时,部分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进口继续较快增长,据统计,1月-10月原油进口同比增长13.8%至13,668万吨;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2,331,873吨,同比增长38.8%;总计进口豆油22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81%;总计进口菜籽油31万吨,是去年同期进口量的64倍;总计进口棕榈油435万吨,同比增加大约3万吨。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指出,今年我国出口增长方式出现可喜转变,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实现了量增价升。如1月-8月印刷电路出口59.64亿美元,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3.9%,出口金额增长26.5%;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748.65亿美元,出口数量增长3%,出口金额增长34.8%;电话机出口232.63亿美元,出口数量下降2%,出口金额上升11.7%。其他出口1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出现量增价升现象的还有空调器、手用或机用工具、集成电路、电线和电缆、汽车和汽车底盘、集装箱、半导体器件、塑料制品、鞋类、橡胶轮胎等。
趋势 贸易结构趋向优化
“尽管宏观调控效果显著,但从下半年开始也出现了效果趋弱的趋势。”裴长洪认为,减少经常项目下的顺差并不是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根本出路。他认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安排使得我国单方面很难改变货物贸易顺差的基本形势。另外,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近年来正在逐渐减少,预计2至3年后服务贸易将转为顺差,因此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根本出路在于资本项目下的收支平衡。
近几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迅速增长,增长速度持续超过30%,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从商品输出向生产和资本输出转变;从寻求商品市场向开拓利用资源转变;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公司转变。
裴长洪表示,2008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其结果是贸易替代和贸易创造效应并存,贸易结构更趋于优化。
“作为2007年对外经济政策的延续,2008年很可能会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整资源类产品进出口以及加工贸易发展,并对外商投资行业向深层次拓展加以引导。”裴长洪表示,2008年我国贸易格局不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贸易格局仍具有稳定性,进出口仍将保持在高位增长,但是局部贸易结构调整、贸易方式转变以及贸易顺差质量提升,将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
展望 政策效果将更明显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2007年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将在2008年进一步显现出效果,使得出口增速下降。他认为,目前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这些可能对我国2008年的出口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此外,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大,次级贷款危机造成美国金融机构出现惜贷现象,这可能影响到美国的国内消费,而美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减弱也可能造成美国消费者信心,多年来建立在信用经济和财富效应两大基石上的美国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可能明显减速。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消费品为主,美国消费减速也可能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范剑平同时指出,由于我国国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人民币升值和进口关税逐渐下调的作用逐渐显现,加上国家的其他鼓励进口政策,2008年我国进口增速将基本保持稳定。
“如果目前国际油价和其他矿产资源价格上涨的态势延续到2008年,这些产品的进口额受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将呈现加快上涨的情况。”范剑平估计,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将为19%,进口增长速度为18%,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3320亿美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近日发布的报告也预计,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口增长速度将有所上升,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外贸顺差将继续有所上升,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22.9%和20.5%左右,顺差有可能超过29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