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雅得的短短一周中,这里四处弥漫的“中国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沙特石油部关于“中国需要多少原油就给多少”的坚定表态,还是说着一口流畅普通话的接待人员,抑或随处可见的“MADE IN CHINA”,都让你觉得格外自在。
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样,你也会不时在利雅得的大街小巷邂逅“中国制造”的身影。在刚刚抵达下榻的宾馆时,我们一行中国记者就惊喜地听到,酒店大堂里竟然有说中文的声音。四处找了一遍,原来是一台为各种不同型号手机提供免费充电服务的机器,而屏幕上不断播放的,竟是在国内电视导购节目里再熟悉不过的中文广告。
在利雅得,你在不经意间就会看到“MADE IN CHINA”的字眼,譬如在大会给每位记者派发的媒体胸牌背后,又或者在商场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包装上。
当然,你千万不要以为中国只有这些“小东西”远销海外。在沙特的石化行业,中石化的知名度并不逊于西方的石油巨头;在利雅得的数码超市里,你也会看到“联想”的醒目字眼;在沙特的电信设备市场,“华为”的牌子也已有了一席之地;在沙特随处可见的基建项目中,来自中国的工程队和大型设施也屡见不鲜。在前不久,中国的企业还首次中标了沙特的一个重要铁路建设项目,合同金额超过5亿美元。
不过,相比这些“硬件”,令我印象更深的还是在沙特人观念中对中国的友好和重视。在沙特,中国人很受欢迎。走在大街上,你会不时看到华人的身影闪过。在问路时如果你说是来自中国,对方多数都会显得格外热情和笑脸相迎。很多时候,大街上汽车内的沙特人都会隔着车窗向我们一行中国面孔挥手微笑,眼神中充满了友好。
为了照顾应邀参加本次峰会的十多位中国媒体记者,主办方还特别安排了几位懂中文的志愿者。我们最熟悉的一位叫“赛乐”,这位一见面就自称是中国人的大胡子老兄曾在厦门大学学习中文,据说还谈了个云南的女朋友。赛乐的人缘很广,使馆的李参赞和不少在当地的华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在沙特,“汉语热”越来越流行。李雁林参赞就表示,他们在大使馆经常收到当地人表示想学中文的请求。沙特非常重视中文教学,沙特的大学马上要开一个中文系,在沙特人看来,现在中国是世界的希望,也是未来关注的焦点,要是不学中文,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沙特人认为中国尊重他们,并且在世界上不称霸。”李雁林参赞说。
沙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沙特国王去年还对中国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而作为本次欧佩克峰会的东道主、也是欧佩克最大成员,沙特方面特别邀请了十多位中国媒体记者来到利雅得参加会议。在对中国原油出口的问题上,沙特政府的态度非常鲜明:中国具有欧佩克需要的稳定增长需求,沙特非常乐意优先满足中国的需求。
沙特的媒体对于中国非常关注,几乎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报道。很多时候,中国的报道都出现在各大报纸的经济版面,覆盖的内容很广阔,不仅仅是能源相关的话题,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在当地媒体的视野之中,诸如中国经济增长多少、出口多少、成品油价上调、外汇储备增加、通货膨胀等等。在欧佩克峰会召开期间,“中国可能再次加息”就赫然出现在沙特当地一家主流报纸的经济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