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一期4平方公里11日正式封关运作。而在两个多月前,海南洋浦保税港区获批设立,成为中国第四个保税港区。五个多月前,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成为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之后第二个封关运作的保税港区。
短短半年间,关于保税港区设立与运作的消息不断,中国保税港区的分布脉络和战略格局也逐渐清晰。
四大保税港区沿海而“居”
2005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拉开了我国设立保税港区的序幕。
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同时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其中,前者因为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成为中国最大的保税港区。今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填补了华南保税港区的空白。
南开大学教授徐复说,可以预想,短期内中国不会再批准设立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战略布局初步完成。对外看,保税港区作为目前最为开放的经济区域,是我国为应对国际竞争、更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之举。对内看,四大保税港区沿海而“居”,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大区域。
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徐复认为,保税港区将以其最为优惠的政策、最齐全的功能和最大的开放度,迅速积聚资源并发展壮大。
但这并不是设立保税港区的初衷,通过保税港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才是保税港区更为重要的价值所在。
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司副司长吕伟红说,保税港区的建立,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将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的设立,意在帮助上海确立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提升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国际参与度。拥有保税港区的洋山港的定位就是世界级的航运中心。预计到2010年,洋山港将实现集装箱年吞吐量1500万标箱,其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上海港。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则寄托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希望。一方面,大窑湾保税港区的设立有利于促进东北大物流的发展,使大连成为东北地区国际物流服务中心。同时,东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迫切需要一个具有自由港功能的航运中心发挥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散、辐射作用,并占领东北亚地区航运制高点。
海南洋浦保税港区作为华南地区、尤其是环北部湾区域唯一的保税港区,其定位是:建成环北部湾地区面向东南亚最为开放的航运中心和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纸制品、公共货物保税仓储、中转交易的物流中心以及化工下游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提升海南在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的地位。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而设立的,旨在使滨海新区早日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从而带动环渤海和中国北方经济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