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总的趋势是要消失的。”日前,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刘易斯拐点”初见端倪,但人口红利不会很快消失,至少还可以享受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口红利。
邓聿文认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无限期地享受人口红利,所以我国应该通过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加快产业升级来抵消人口红利消失的负面影响。
根据蔡昉教授的调研,“民工荒”从珠三角蔓延到中西部,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的到来,中国劳动力供给将不再是无限的。
但邓聿文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判断人口红利是否消失首先要分析人口结构,事实上,农村的劳动力还是近似无限的供给,只不过是因为权益意识的觉醒、惠农政策的引导和待遇水平过低等因素导致了“民工荒”,但在农民工返回农村后还会发现农业的比较收益仍然较低,还会继续返回城市,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民工荒”没有那么表现强烈的原因。
邓聿文同时强调,在看到人口红利开始消失的同时,也要看到人口素质提高对人口红利消失负面影响的部分抵消。
而对于如何应对可能消失的人口红利,邓聿文表示,最重要的是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他说,政府应该减免税费,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劳动者素质,以便适应产业升级。总之,“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使得以往依赖劳动力数量和价格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极大挑战,一旦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人们以往并不熟悉的发展环境。面对“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逐渐消耗的现实,中国应主动寻求发展模式的超越,从现在依靠廉价劳动力、压低生产要素、资源价格增长的模式,转到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劳动生产率去追求更具质量的增长。
国金:我国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
国金证券在近日发布的《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后人口红利时代”,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内生性消费需求增强,而同时出台的“减税增支”政策对居民收入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直接提高了居民的有效需求能力。
报告认为,今年出现的民工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预示着这种结构性变化来临之前的压力增加。目前民工短缺更多是20—30岁之间的年轻劳动力短缺,而非整体的短缺,企业用工结构高龄化将导致、医疗等费用的增加,从而推动工资总水平上升,这使劳动力成本上涨提前发生。
该报告指出,新增劳动人口的降低与一般劳动力的“高龄化”都在推动劳动力工资的快速提高,对工业企业而言,工资的提高无疑是成本的增长、竞争力的减弱,但同时社会收入效应增长,也明显推动消费与服务产业的增长。(屈红燕)
■名词解释
人口红利指的是一个经济体内的青年人口在某一年附近达到顶峰,随后生育率的下降使这些人需要供养的子女和老人相对较少,于是劳动力队伍的扩张提供了一个把钱花到其他方面的机会窗口。人口红利有利于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报告会上说,中国的青年人口在1978年左右达到顶峰。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这种赡养率下降的窗口可以保持大约40年,取决于生育率下降的速度,然后会重新关闭。
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这个窗口里。这一窗口在中国和泰国将于10年内关闭,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关闭。
根据一些中国机构的研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27%得益于“人口红利”,与此前“人口红利”对日本、新加坡等国经济腾飞的贡献率基本相当。(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