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专版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国内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海外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产权信息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广告
  •  
      2007 年 12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2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2版:上市公司
    大股东出手解赣能股份小火电关停之急
    *ST大唐
    子公司土地或被收回
    长江精工
    获逾3亿元合同
    整合压力下 海信加紧盘活ST科龙资产
    中油化建出售
    抵债资产获利88万
    银轮股份
    4500万参建柴油发动机公司
    *ST道博
    零价格转让子公司
    ST鼎立
    向大股东转让子公司
    四公司
    披露出资购地
    宣布扭亏 *ST耀华轻装迎新
    中核科技
    投资参股矿业公司
    动力源
    董事长受让子公司股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整合压力下 海信加紧盘活ST科龙资产
    2007年12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田露
      史丽 资料图
      ⊙本报记者 田露

      

      ST科龙昨日复牌披露了成都子公司土地拍卖成交,有望为公司带来2.3亿元净收益的消息。该事项显然将对公司今年业绩影响不小。

      ST科龙早就预计今年会实现盈利,在没有急切扭亏需要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在接近年底时处置子公司的土地资产呢?对此,有知情人士认为,ST科龙此举,既是海信想急切斩断与格林柯尔系的纠葛,也是它加紧推进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业务整合的需要。

      ST科龙昨日发布的公告指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成都科龙冰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科龙”)于2007年12月20在成都拍卖了77.51亩的土地使用权,成都干道建设综合开发总公司以人民币3.72亿元竞价成交,双方已签订《成交确认书》,并将在其后5个工作日内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公司估计,在扣除特定费用之后,此次资产处置将实现利润约人民币2.3亿元。这一事项对公司的最终影响还有待《转让合同》签订后确认。        

      “赶在这个时候卖地,肯定是会计入年终业绩的。”记者昨日采访的一位对ST科龙目前状况较为了解的人士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不过,ST科龙早在今年10月时就已披露公告称,由于经营管理不断改善等原因,预计今年将全年盈利,并且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约300%,2006年时,公司的净利润为2412.08万元。既然如此,ST科龙为何还要赶着处置成都子公司的资产呢,虽然2.3亿元的收益有望使公司今年业绩“锦上添花”,但明年的业绩增长,岂不是将面临压力?

      对此,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海信从顾雏军及格林柯尔系手中收购科龙的控股权已告完成,但双方还有一些利益上的纠葛。格林柯尔系当初也曾注入过一些不错的资产进入ST科龙,眼下,为防止对方继续在这些事情上纠缠,海信有急切盘活资产,了结“恩怨”的冲动。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8月29日时ST科龙就提出了处置成都科龙资产的意向。当时,公司称,由于城市搬迁改造驱动,公司计划成都科龙新设海信(成都)冰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海信”),并重新取得生产用地,新建生产基地。为此,公司拟借助成都科龙搬迁的机会,利用处置资产而增加现金流量和收益,作为购置新设备、技术改造和扩大产能的资金来源。

      根据公告披露的资料,新设立的成都海信将成为ST科龙的全资子公司,主营公司产品的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该公司计划两年内根据销售市场情况,力争达到年产100万台的生产能力,同时,海信集团同意成都海信使用“海信”注册商标,ST科龙的董事会也认为,不使用“科龙”商号不会导致公司利益受损。

      平安证券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高级研究员邵青昨日指出,海信控制ST科龙之后,已把ST科龙纳入到“大海信”的体系中去考虑整合事宜,在这一过程中,有些资产自然需要采取变现的方式进行盘活。此外,他就注销“成都科龙”而设立“成都海信”一事分析认为,成都海信主要还是海信在西部设立的生产基地,现在对于海信电器和ST科龙而言,难的不是生产上的统筹安排,而是渠道的整合。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看两家公司能不能发挥出渠道上的聚合效应。两个体系的融合包括管理架构、销售渠道等多方面,但对ST科龙来说,它在运营、销售体系上面的变动肯定是最大的。”邵青昨日表示。同时,他还指出,在控制两家公司后,海信集团对于“海信”、“科龙”、“容声”等品牌肯定是考虑过不同的定位的,至于如何定位,这就看海信集团自己的价值判断了。

      据此来看的话,成都科龙注销并处置资产,ST科龙获得几亿元的收益和现金流入,只是海信整合家电业务过程中的小小一步,上市公司长远的发展,还得看这一整合的后续进展和具体效果。此外,昨日还有人士向记者提示,海信集团的白电资产将注入ST科龙,这一块资产质量不错,所以ST科龙不用担心明年的业绩增长面临很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