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特别报道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热点透析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专版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2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版:理财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版:理财封面
    年末展现另番景象:“压着大盘涨个股”
    将冲击上轨
    国际化博弈凸显重要性
    蓝筹股集体起舞 涨势延续迎新年
    “成长”将成为2008年最主要的投资主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际化博弈凸显重要性
    2007年12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长江证券 张凡
      ⊙长江证券 张凡

      

      在以往的策略中,我们始终都未把与国际资本的博弈放在重要地位,今天看来,这是极其失误的。提出这个话题的原因是我们重新审视了QFII在中国市场的意义以及近期市场的走势。

      长江证券曾在本月6号举办的2008年投资策略年会上提出了国际化博弈的主题,但当时提出这个问题的角度并未站在外资一方,而是仅就我们自己来考虑如何进行资产配置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可能小看了QFII政策对中国市场的影响,QFII和港股直通车政策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10月份即将出台港股直通车政策的消息一公布,便把香港股市从暴跌的边缘挽救回来,国际资本赶在政策之前建好了仓位,这可能也是导致至今港股直通车迟迟不能推出的原因,因为一旦开放个人投资港股,则境内居民的资产将会遭受一场浩劫。反观QFII政策,却没有引起我们大多数人的足够重视。如果说港股直通车是境内资金出海,那么QFII政策则是引海外资金入境,但我们看到在QFII额度放宽到300亿美元的消息出来后,市场却没有如香港市场一般大幅上涨。可能境内的投资者认为,300亿美元占境内总市值的比重实在微不足道,对市场形不成很大的影响。但事实上原来的100亿美元投资额度,据公开信息显示,证券资产市值已经增值为2000亿人民币,不亚于一个大型的共同基金,而这仅仅是通过正规渠道入境的资金,通过其他渠道入境的资金应该远远多于这个数字。我们由一个现象就能看出境外热钱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即国际市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了。

      在QFII额度放开到300亿美元的消息出台后,市场已经企稳回升并逐渐放量,机构已然在底部悄悄建仓,市场下跌空间已经封住,重拾上升通道的概率比较大。我们看到工行等银行股已经二次探底,筑底过程已经完成,金融地产仍是我们坚持的主流品种,但是这次前期超跌的绩优股必须给予重视,可能会有超越大盘的表现。

      另外,关于外资还想说一点。境外资本流入中国除了有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金融市场的开放。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当信贷扩张高速增长时,资产价格会不断攀升,就像一个蓄水池。而海外资本也参与了这个资产价格膨胀的过程,一旦金融市场开放,则外资的撤出会引起蓄水池的水外流,资产价格破灭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越是开放,与境外市场的联系越是紧密。

      中国加入WTO时所做出的开放承诺已经到了兑现的时刻,金融业的开放在逐步实施,这种步伐近期有加快趋向。中投公司参股黑石、大摩,一方面通过主权基金这种形式购买海外资产,另一方面,参股这些在中国金融市场比较活跃的机构,有助于控制外资在中国的活动,避免金融系统受到过大的冲击,这一招确实高明——资本输出的方向正是在本土进行金融活动的外资金融机构。我们看到,包括中国、新加坡以及中东一些主权基金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大量购买金融股权,这些基金都是长线投资者,他们的入场恰逢美国次级债问题爆发。而长线投资者的入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信号,就是在未来可见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形势至少不会恶化,次级债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在未来有望能够消除,所以我们从长线投资者的行为来看,对市场还是应该保持适度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