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环球财讯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投资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理财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28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专栏
    须臾间,场景已经转换
    史玉柱
    巨人帝国的根据地
    治理结构
    仍然缺乏透明度
    税务局的脾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税务局的脾气
    2007年12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苏小和 沈飞昊
      ◎苏小和

      财经作家,现居北京

      税务局通常都有威严、豪气的大楼,在你揣着一颗红心踏上大理石台阶去交税的时候,门口的保安会紧紧盯住你,个别时候还会拦住你,问你找谁,哪个单位的,有没有证件等等一系列严肃的问题。按理说,国家机关加强保安措施,乃在情理之中,防止个别不法分子、社会闲散人员混进去,当然是保安们神圣天职。我仔细观察过周围的情况,不是每个进到税务大厅的人都是去给国家交税的,个别人进去也许只是为了坐一坐,或者只是为了喝几杯免费的纯净水。当然,夏天里税务大厅肯定是最凉快的地方之一,而在冬天,那里的暖气足以让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美美睡上一觉。

      现在,我决定去税务局交税。此行我有两个目的,一是找他们代开一张发票,税款金额为23000元;二是就公司购买税控机事宜再次和他们交换意见,决定到底是买还是不买。

      有过此等经历的人可能知道,让税务局代开一张发票,是一件漫长的、极其考验耐心的事。上午9点,我走进办公室,先按照标的写了一份合同,然后又根据合同所标金额的千分之三计算出印花税,接着到开户银行对公柜台购买印花税,并将印花税贴在合同上,贴好后用黑色签字笔在税票上划上一道贯通线,然后找到一家复印店,将贴好税票划好线的合同复印,一式两份,然后才来到气派非凡的税务大厅里。

      切记上述这些事必须要在此前全部做好,道理很简单,税务局不卖印花税,也没有复印机。我第一次去,带好了所有文件、单据,正要办理,被告知要先去银行,再去复印店。我瑟瑟地问,税务局为什么不卖印花税,答,这是规定; 我又问,税务局为什么不摆一台复印机,答,节约办公成本;我再问,那我们纳税人跑来跑去,就不是成本么?答道:不知道,要问问我们领导去。

      不过现在我有经验了,我将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办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合同复印件、代开发票申请书等等一并掏出来,又在所有盖章处写上此件与原件一致字样,签字,年月日写好之后,便来到银行“代开发票”窗口,开始排队。还好,我所在的这个税务所纳税人并不拥挤,不到20个人的队伍,一个小时不到就轮到我了。 我赶紧微笑着说,申请打印一张“电子缴库交税书”,然后将所有的资料文件塞到了窗口里面。通常情况下,此时我不会遇到困难。几分钟之后,我拿到了电子税票,立即开车去开户银行对公窗口交税款,银行的速度快很多,一会儿就拿到了一张完税凭证。立即再次跑到复印店,将这个凭证复印一份,然后又驱车来到税务大厅,开始再次排队。

      最后的时刻往往是最关键的,我第二次来到窗口前,将合同原件和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完税凭证原件和复印件,一起递了进去。

      工作人员看了看,开始问:为什么不买税控机?

      我说,公司很小,一年没有几笔业务,所以要节约成本。

      里面又问:你什么素质?你的公司倒是节约了成本,却给堂堂国家税务机关增加了管理风险,谁负责?

      我答:那是你们的管理问题,我只负责纳税。

      里面声音大了,递给我一本书,说,你好好学习我们的文件,购买税控机是税务局、财政局、审计局等多家政府部门联合发文规定的,别的公司都买了,你为什么不买?

      我答:你们的这个文件我认为不具有法律意义,我有权不执行。

      里面说,那我不给你开发票。

      我说,我已经交税款了,23000元,如果你不开发票,请你退给我。

      一个看上去是领导模样的人过来了,劝了里面那个人几句,转过身来对我说,我们不跟你讨论这个深刻的问题,这次给你开发票,但下次你一定要买税控机。不要因为你一个人,影响了我们的全局工作。

      我有些无奈,但也知道见好就收,于是连忙应到,好,好,谢谢,谢谢。

      我捏着发票从队伍里出来,几个人忽啦围了上来,纷纷夸奖我说得好。 我有些苦笑,说我只是为了节约成本。没想到这下把他们的话匣子打开了,其中一个人说,我只是开了一个搬家公司,也要买税控机,算了算,一台电脑至少要5000元,税控机最便宜的也要3000元,还要买一台针头打印机,也要2000多元,加起来,一万打不住了,公司注册资金10万,还没开张, 1万开支出去了,这怎么承受得了?

      另一个看上去比较斯文的人指着墙上红色标语说,看看这些,“建立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的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多么好的理念,问题是,什么叫做公共管理,什么叫做纳税人,为什么税务局的工作人员会如此牛气冲天,为什么纳税人为国家纳税会遭遇如此让人胆战心惊的服务,不引进新的管理制度,不明确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标语再醒目,这些现象也是不可能得到有效纠正的。

      众人沉默,我赶紧从人群中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