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环球财讯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投资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理财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2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汽车周刊
    2007年汽车业
    TOP10年度人物(一)
    新兴市场造就亚洲新势力
    ■动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07年汽车业TOP10年度人物(一)
    2007年12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

      入选理由:当之无愧的中国汽车业领军人物

      这位17 岁就进入上汽集团的前身上海拖拉机厂当学徒的上汽集团“掌门人”,已经将上汽集团锤炼成最具国际视野、最有可能跻身全球“6+3”行列的中国汽车集团。

      在他的带领下,上汽集团开创了数个中国汽车业的先例:两度进入财富500强;最先成功走出去的中国汽车集团;最先实现A股整体上市的汽车集团。

      在2007年收官之时,上汽集团将南汽集团纳入怀中,他又掀开了国内汽车业跨地区重组的序幕。对待过去曾经竞争MG罗孚的对手——南汽集团,上汽集团无疑是大度的。在胡茂元眼中,整合有利于中国汽车工业,也有利于上汽集团未来的发展;合则两利。

      在胡茂元的统领下,除成功运作自主品牌轿车荣威外,上汽集团将再度坐拥两个销量冠军:上海通用将成为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上汽通用五菱将成为交叉型车辆年度销量冠军。

      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

      入选理由:将广州汽车工业从失败带向成功

      从排不上号到中国第四大汽车军团;从日系车基地到合资、自主两条腿走路……广汽集团的增长速度创下了国内纪录。作为广汽集团的“掌门人”,张房有的“坚忍、低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广州汽车工业从挫折走向成功,张房有的每一步都走得不易:广州标致艰难起步但惨败;遍寻合作伙伴,本田汽车接手广州标致原有资产,终以雅阁一炮打红筑就广州本田的江山;牵手丰田汽车生产轿车,继而延伸到与日野汽车合作商用车。

      广汽集团正从中国汽车业的“小弟弟”慢慢成长为中国汽车业第四大巨头。但产值绝非张房有的最终目标。

      2007年秋季,积累颇丰的广汽集团进入了新时期,开始谋求“以自主研发品牌引领发展”的空间。

      南汽集团董事长王浩良

      入选理由:一举扭转南汽集团的命运

      2005年才加入汽车行业的王浩良,是一位有远见的谋略家。他成功地将南汽集团交到了上汽集团手中,从此,南京汽车工业和上海汽车工业融为一家,南汽集团也成为中国最大汽车集团中的一员!

      学机械制造出身的王浩良,具有相当精密的资本运作能力、高超的组织策划能力。其历任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办公厅主任和市政府秘书长、南京市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2002年,他坐镇指挥78小时破了南京汤山投毒案,被南京市民传为佳话。

      2005年,王浩良受命于南汽集团危难之机。他走马上任后,盘活南汽集团原有的房产土地资源,将其投入汽车产业,带领南汽集团2006年实现盈利。

      王浩良的远见在于:先是收购MG罗孚剩余资产;在发现与上汽集团合作更有利于南汽集团未来发展后,积极推动上南合作。

      长安汽车总裁徐留平

      入选理由:构筑长安汽车全面核心竞争力

      少帅徐留平是在去年初接任长安汽车总裁一职的。2007年,他率领长安集团在“以微为本,以轿为主,发展商用,进军服务,开拓海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同时,他提出的“事业领先计划”以文化领先为核心,以市场领先、产品领先、体系领先、服务领先、文化领先、海外战略为侧重,构筑起长安集团的全面核心竞争力。

      对于徐志平来说,合资之路走得还不错,蒙迪欧刚刚上市,而且长安天宇最近以来表现也不错。此外,集团旗下的军品生产也令他踌躇满志。

      更可喜的是,长安福特马自达南京生产基地将投产马自达2,长安集团东西对称的战略布局终于成形。

      上海汽车执行副总裁陈志鑫

      入选理由:执掌自主品牌业务

      时值年底,记者从上汽内部获悉,新晋上海汽车执行副总裁陈志鑫分管自主品牌业务。在上汽内部新的划分中,自主品牌业务既包括上汽荣威、上汽通用五菱业务,也包括韩国双龙,还包括整合南汽后获得的名爵业务,业务量庞大。

      今年48岁的陈志鑫于2001年2月出任上汽集团副总裁,2002年9月兼任上海大众董事、总经理。陈志鑫在主政上海大众的五年间,经历了上海大众从巅峰到低谷、通过一系列变革再度崛起的历程。业内认为,陈志鑫此次升任上海汽车的“三号人物”,说明上海大众已全面走出低谷,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