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人们开始关注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何许多著名研究机构每年预测次年的指数涨跌幅都出现惊人的偏差?是什么导致年年预测年年错?既然年年错,又为何还要年年预测?有据为证:2005年年末,各大券商研究机构对2006年的预测,1500点已是最高目标位的顶部,但事实上2006年却是以2675点最高点位收盘;2006年年末,绝大多数机构对2007年上证指数的预测都远远低于4000点,而实际上上证指数一度突破6100点。
对于“年年预测年年错”,有人不禁会想到“阴谋”二字,这一看法在2007年六、七月份盛极一时。
去年5月,QFII大肆唱空中国股市。比较流行的观点是,“A股泡沫太大,沪指有可能在今后3个月内跌破3000点”;“目前A股散户持股比例已达65%-70%,高出成熟市场一倍,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见顶信号。”有的外方研究机构直接呼吁政府“应采取措施阻止泡沫的进一步形成。”
不久,印花税上调引发A股深度调整,当这一事件与QFII之前密集唱空联系起来,阴谋论便一呼百应。而随后的数据显示,QFII在此次大跌后蜂拥而入,结结实实地抄了一个大底。不仅一般投资者,甚至连我国的一些研究机构也认为,考虑到本币升值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巨大成长性,QFII们希望能够在中国股市的长期上涨过程中分到一杯羹,但因为A股估值偏高,无从下手,通过唱空制造利空,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建仓。此次抄底之后,QFII果然又开始一路唱多,其表现与阴谋论的节拍,吻合得几乎天衣无缝。
问题是,假如阴谋论成立,为何QFII能够如愿以偿才是真正应该反思的。资本市场利益无处不在,而作为信息提供者的研究机构,有哪个不参杂自身利益因素?关键在于,对于真正成熟的市场,无论监管层还是投资者,更应该有自己理性的判断,唯如此,才能摆脱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困局。
其实,QFII并不是什么神。自2007年10月的这次调整,QFII就没有表现出逃顶的“先见之明”。QFII中国A股基金在10月份里,继续承接了以往“高举高打”的A股配置策略。当期,QFII中国A股基金最低持股比例为82.6%,最高达到102.8%。相比上一个月大幅增加。其中,去年5月份开始持续减低仓位的申银万国蓝泽A股系列基金,在10月份突然出现加仓动作,成为市场下跌最后关头前高位补仓的基金。另外,进入统计的基金中,半数以上仓位达到99%以上。QFII一直秉持的满仓操作策略并没有明显变化,凸现了QFII对市场的总体判断与此前保持一致。
这次QFII失算了,而这次QFII的失算跟5月边唱空边增仓的情况不一样,这次是边谨慎乐观边增仓。面对QFII的失算,阴谋论也渐被淡化。事实上,即便QFII一如既往地通过唱空或唱多股市来影响这个市场,也已经难上加难。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中国宣布:QFII额度将由100亿美元提高到300亿美元。无论QFII发出什么声音,人们都会围绕QFII额度的提高作出判断,QFII在事实上已经被废武功。这说明,中国A股市场已经渐趋成熟,任何研究机构试图单方面或联手通过预测报告影响市场,都犹如蚂蚁撼树,只能是一种奢望。
经济学家赵晓指出:QFII主宰的时代即将终结。原因很简单,不是QFII们不聪明,也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对中国的情况总不如中国人自己知根知底。赵晓大胆放言,短则3年5年,长则10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个现象一定会改变。在资本市场这个领域,最优秀的价值发现者和价格制定者、领导者们一定是中国人自己。
外资机构的预测错误在个股身上同样体现了出来。在中国石油回归以前,有外资研究机构给出了40多元甚至高达50元的估值,这些预测点燃了投机的热情——48.60元的开盘价成为这一狂热的历史见证。但是,中石油股价并没有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而上涨,反而一路狂跌,从开盘的48.60元最低跌至29.15元,受油价突破100美元的影响,目前的股价也不过仅仅反弹至31.31元,中石油一个个股套牢了180万的投资者、整整2000亿的资金,投资者的亏损普遍在35%,以致于有关部门都在召集机构投资者讨论“中石油为什么会开在48元”。
中国石油的大跌引出某媒体对瑞信操纵中石油获利的质疑,质疑遭到瑞银的反驳,双方的舌战目前已暂告一段落。但是,回顾中国石油开盘之前,尽管有研究机构给出了高达50元的估值,但更多的国内研究机构给出的则是30元左右的估值,而偏偏50元的估值受到了市场热捧,而30元左右的估值被冷落。值得一提的是,瑞银亚洲矿业主管白仲义在其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将中国神华H股的目标价从此前的35.15港元陡然提升至101港元所引发的风波,至今还没有平息。
这些说明,并不只是外来和尚才会念经。其实,不仅QFII,水平再高明的研究机构最多也只能作一个大致的判断,没有谁会知道明天会怎样。“年年预测年年错”虽然大都有利益因素在里面,但利益因素并非这些研究机构给出某种预测的唯一参照和唯一的价值取向。“年年预测年年错”很大程度上在于资本市场的变数,在于其不可预测性。如果站在一定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这何尝不是资本市场魅力所在呢?
当然,最重要的是,无论监管层还是投资者,对这个市场的发展和走势应该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