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计年度终结,又到了上市公司进行年终总结与编制年报的时候。对于那些曾经在股改中作出了相关承诺的上市公司而言,也该进行年终“结算”了。
股改本应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合理的对价,但由于种种原因,某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不愿付出股改成本,或者想以较小的代价换取所持股份的流通权,于是乎“对价不够承诺凑”的情形就发生了。以增加承诺的方式来获得股改方案的通过,这本无可厚非,而问题则在于,一方面控股股东作出了相关承诺,另一方面却无法兑现或采取“拖”字诀,甚至于随意践踏当初的郑重承诺。
这样的事例其实并不少见。如有的控股股东承诺去年底完成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市场等来的却是一场欢喜一场空;有的临近年底搞“突然袭击”,至于最终能否成行还是未知数;也有的通过拐弯抹角的曲线方式频打擦边球,以达到甩包袱的目的;更有控股股东公然单方面将承诺进行修改,将其时利益双方“沟通”的成果抛到了九霄云外。
很难想象,如果那些进行股改时对价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控股股东不抛出承诺的诱饵,其股改方案能够顺利地获得通过。而参与股改的投资者投出赞成票,显然也有控股股东承诺的一份“功劳”。否则,投资者又凭什么放弃自身的利益呢?
中国人做事讲究“言必行,行必果”,体现在资本市场上也就是诚信原则。控股股东既然作出了相关承诺,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执行到位。尽管某些上市公司的辩解似乎情有可原,但却无法洗清其忽悠的本质。股改承诺玩忽悠,忽悠的是参与股改的投资者,忽悠了市场,反过来讲也是在忽悠自己,至少上市公司的诚信度被打折。进一步讲,既然能够借助于股改承诺来忽悠投资者,又如何能够寄希望于这些上市公司来维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资本市场“利”字当头,任何置身其中者均脱离不了它的桎梏,但那应该是合理合法地获取,而不是投机取巧地窃取。股改中的博弈,说到底是双方的利益博弈,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并不为过,过分的是大玩忽悠游戏或不择手段。
股改承诺玩忽悠,其实反映出上市公司的诚信问题,而这却是目前证券市场的通病之一。市无信不立。正是因为市场诚信的丧失,才导致投资者信心的丧失,才导致了四年多的大熊市,也导致了超过万亿市值的缩水。是股改,为市场带来了生机;也是因为股改,才引爆了近年来的大牛市。然而遗憾的是,某些控股股东不兑现承诺,为股改的大功告成蒙上了污点。
股改承诺玩忽悠,暴露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折射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仍然被某些上市公司视为草芥,映衬出少数上市公司明目张胆地蔑视市场的游戏规则。与此同时,也说明市场在监管与制度建设上还存有漏洞。
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无小事,股改承诺同样无小事。尽管未能如期兑现股改承诺的只是发生在极少数上市公司之中,但毫无疑问它关系到诸多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市场没有任何理由漠视之。正如藐视规则的人,规则也必将藐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