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副研究员
对于我们这些听着“阿里山的姑娘美如画”而成长起来的70后人群,台湾代表了一种质朴的温情。在剥离了政治因素纷扰后,带给我们的想象,便是那种特有的亚热带田园的自然,蕴含着游子思乡的淡淡忧伤。
此前不久,笔者去台湾参加了一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充分体味了令人难忘的宝岛风情。
由于两岸没有直航,我们只能通过香港转机。在空荡荡的转机大厅里,观光客稀稀落落,似乎暗示了两岸关系的寒冬。此后,在台北几天的学术研讨和交流,虽然宾主都热情有礼,但却似乎总有些隔阂,这也是当前众多敏感因素的作用。主要活动安排在台北蒋硕杰会议厅,这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我曾有一段时间醉心于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也知道蒋硕杰先生早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就读时,导师正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并深受其经济思想的影响。台湾日后经济起飞,这位前辈经济学家贡献多多。
台北的会议结束后,我们一路驱车南下,最终从台湾本岛南端的高雄,结束了本次行程。虽然只是浮光掠影,难以探知深层的社会特质,但通过窥豹一斑,也对台湾经济社会有了更多感性认识。
台湾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又有喀斯特地貌与海蚀地貌,故多山水胜境,清代就有“八景十二胜”之说。至于阿里山和日月潭,虽然没有传说中的“惊为天人”,却自有其独特魅力。然而我注意到,在这本属旅游旺季的日子里,各旅游景点却游客寥寥。而且,旅游服务业显然还比较落后,如阿里山这样的名胜,几乎还处于未开发状态。缺乏游客资源,尤其缺乏大陆游客的支持,恐怕是台湾旅游业面临萧条的重要原因。而这背后,也是台湾当局人为限制的结果。据调查,从目前来台游客平均每日购物消费额来看,来自大陆的游客以近50美元的额度位居榜首,而目前大陆居民赴台观光的人数年均仅约1万多人。
沿途路过的中小城市和乡村,令人在感慨昔日“四小龙”之首的成绩之余,却又感到与新兴市场的繁荣不尽协调之处。近年来,台湾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全面下滑,房地产和建筑业也处在惨淡经营之中。据台湾的一项调查,2007年第三季度整体房价信心综合分数只有88分,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分。回想上世纪90年代两岸经济蜜月期,台湾固定投资增长率曾平均达8.5%,比较起来,当前的衰退除了经济周期因素,台湾当局的政策失误实在难辞其咎。另外,台湾目前97%的进口砂石来自大陆,今年大陆基于环境资源保护而禁止砂石出口后,对台湾建筑业带来巨大冲击。虽然将来可能采取惠台政策而开放对台出口,但这种大陆民众对台湾民众的福利补贴,显然也不会使某些政客们怀有更多感恩之心。
对于大陆观光客来说,随着人民币走向强势,近年来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时,最方便的就是经常可直接用人民币支付。在台湾,且不说人民币不能用,更不方便的是,很多旅游购物点根本找不到可以兑换美元的地方。众所周知,台湾的金融业曾经历长期管制,虽在2002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增长的态势也很明显,金融机构规模过小、银行管理不透明、风险管理失控等金融缺陷,也是台湾经济下滑的致命伤之一。经过几次大的改革,目前台湾金融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已提高到12%左右,但总体上仍未走出困境。2007年10月底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了最新竞争力评比,在131个国家和地区里,台湾银行健全度排名沉沦至第114位,使民进党这几年喜欢炫耀的金融改革成绩大打折扣。
根据美国智库CATO发表的2007年全球经济自由度报告,在全球141个接受评比的国家和地区中,台湾从2006年24名大幅退步至第38名,位居亚洲四小龙之末。2007年10月台湾物价上涨5.34%,创下13年来的最高纪录,加上岛内外研究机构纷纷下调2008年增长率预期,这些都使台湾经济增添了陷入“滞涨”的风险。另外,据统计,从1997到2006年,台湾受雇人口总薪资报酬占当年GDP比重,从49.4%下降到45.6%,由此看来,经济成就没有充分转化为社会福利的增加,也是台湾民众怨声载道的原因之一。
应该说,台湾经济衰退的症结,很大程度上是非经济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台湾当局“政治挂帅”的扭曲效果,另一方面则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失措。诸如金融部门不能到大陆投资、投资大陆上限不能超过公司净值40%等规定,使台湾经济更难分享大陆经济的繁荣。事实上,在民进党“远离大陆”的经贸政策指引下,台湾经济转型的瓶颈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岛内民众的投资消费信心也难以重振。如此下去,会重蹈菲律宾的覆辙也未可知,在政治动荡的蹂躏下,经济明珠的风光不再。
记得乘车路过嘉义时,在市中心曾经作为地标的孙中山像前瞻仰,没想到回到北京不久,就从新闻听到这座雕像在雷雨中坍塌的消息。中国人喜欢以意外事件作预兆,对此,泛蓝称是“国家有难”,泛绿则称“建国良机”,这也是台湾政治僵局的缩影。无论政治怎样热闹,受伤害的总是公众。难怪,笔者所到之处,从众多台湾普通人眼里,都能看到一种迷茫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