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
中国2007年的贸易顺差超过了2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这应该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除了1993年,每年我们都出现贸易顺差。而美国的情况却相反,2006年其贸易逆差就已经到了7500多亿美元。30多年来,除了极个别年份,美国每年都是贸易逆差,而中国现在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
在中国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企业取得的美元顺差,最后会变成国家的外汇储备,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也是世界第一。
近两年,由于担心通货膨胀压力,我们试图通过增加进口等手段来减少顺差,可是,贸易顺差反而继续创出新高。同时,美国出于政治和选举周期的考量,经常对中国的汇率制度横加指责,认为人民币对美元低汇率是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可是,美国的逆差也是不断刷新纪录。
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尽管两国都表示减少自己的贸易差额,但实际上都减不下来。除了其他原因外,心理上不愿意减也许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长期以来,中国外贸企业和部门,无不把创汇,也就是争取顺差,作为自己的工作中心和目标,而普通老百姓也喜欢顺差,至少觉得顺差怎么都比逆差好,因为顺差表明我们赚了外国人的钱,而且出口还可以增加GDP。美国人靠逆差日子过得很不错,也不好意思大声嚷嚷要削减逆差。
其实,顺差并不表明就占了别人的便宜,得到了什么好处,也许它的危害更大一些;而逆差也与吃亏无关,或许还占了别人的便宜呢。以中美两国为例:中国一方是顺差,美国是逆差,就相当于中国净拿了美元,而没有拿到美国的产品;美国则是净拿了中国的产品,而没有拿到人民币。商品可以立即被消费,满足人们的愿望;美元说到底只是一些纸片,它不能被消费。美国人用纸片就换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用老百姓的说法,这是空手套白狼。
当我们取得这些纸片后,就要运用它们。所有的美元,最终都要回到自己的发行国,也就是美国去。美元回到美国去,有几种方式。
一是我们去美国留学、旅游、探亲,我们就要用人民币换美元,这些美元就回到了美国。
二是我们从美国进口商品,要花掉一部分美元。可是,也许因为我们暂时不需要很多美国的商品,我们自己差不多都能产;也许因为对方暂时不愿意卖给我们,所以,用于进口美国产品的外汇储备花费并不多。
三是,有时候,中国的企业会收购美国的企业,要用美元。很多人以为收购美国企业是很光荣,很赚钱的事。其实,并不尽然。一个企业合理的售价,应该是其未来每年收益现值的和。假如美国人不卖,继续经营多年,他能获得的收益折算成现值,也只是我们支付给他的价格;如果他出售,他就立即得到了这么多的价值,而不必再辛苦多年了。除非这个企业到了我们手里脱胎换骨,我们就没有占到任何好处,可是,脱胎换骨谈何容易。
四是投资于国外的股票市场。去年我国成立了外汇投资公司,将一部分外汇储备投资于股票市场。鉴于股票市场的风险巨大,投资宜谨慎,这一部分资金也只占全部外汇储备的很小比例。
所以,我们外汇储备的最大部分,都用于购买了美国的国债。美国的财政支出庞大,除了提供国防、公共安全外,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支出规模也相当大,而其财政收入却受到诸多的约束,因此,美国年年都有巨大的财政赤字。要弥补这些赤字,就要发行国债,向国民借钱,购买国债的钱,只能来自居民消费后的储蓄。然而,正是因为美国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一般人并不需要储蓄,美国人的个人储蓄率非常低,只有不到5%。所以,靠美国人自己是不能维持这么大的国债规模的。怎么办?
恰好,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对美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手里有大量美元,而其他渠道花掉的又很有限,加之美国国债是以美国政府信誉为担保的,属于比较安全的投资。因此,我们的外汇储备,最后都转化成了美国的国债。
虽然购买美国国债有收益,可这个收益只有不到3%。这个收益率相当低,如果考虑到机会成本,也就是把这些外汇储备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投资的收益,购买美国国债实际上是亏损的。
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运用美元外汇储备,我们都没有占到很多便宜。
而美国却相反,因为可以用自己发行的货币交换到需要的商品,美国就不必再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比如美国早就不再生产电视、计算器、牛仔裤,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美国人发明的,是美国的民族产品啊。正是因为美国不再生产这些东西,它就把资源投入到自己最拿手、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去,这些产业就会做大做强,比如微软、辉瑞制药、波音飞机等。美国的经济强大,不能不说有贸易逆差的功劳。美国人不但没有因为贸易逆差吃亏,还得到了某些好处。
城里的白领们时间宝贵,每天都在楼下小商店买早餐吃,可是店主人并不购买他们的东西,于是,他们就对这个店主有一个贸易逆差,可是他们并没有吃亏。贸易逆差和吃亏不是一回事。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