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盘点
  • T4:艺术财经·分析
  • T5:艺术财经·投资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8 年 1 月 18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2版:艺术财经·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2版:艺术财经·市场
    陈逸飞《艺术家与众美女》
    成为争议
    “一般投资市场的弊病也被带入了艺术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陈逸飞《艺术家与众美女》成为争议
    2008年0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陈逸飞《艺术家与众美女》
      “阳光艾德”本月20日首拍

      ⊙本报记者 邱家和

      

      将于本月20日在上海举槌的“阳光艾德”首拍,整个专场最引人注目的拍品是陈逸飞的《艺术家与众美女》。不过,据记者所知,这也是一幅很有争议的作品,争论的焦点,是这幅作品是否是“未完成”的作品。另有市场人士表示,从进一步看,争论还包括如何评价陈逸飞回国后的创作成就问题。

      陈逸飞的这件作品作于1999年,尺幅巨大,高达2.9米。画中艺术家在众美女的环绕下双手抱胸笑对观众,十分罕见。“阳光艾德”的总经理赵音女士因此把这张画与其早年的同类作品《踱步》相比,比作是艺术家的自画像,她认为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两相比较,《踱步》中艺术家背对观众低头沉思,背景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画卷。可以说无论就作品的尺幅、构图还是造型、立意,确实可以作为陈逸飞相同性质的自画像来看,而两张作品所反映的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焦点的变化,也是有迹可循。

      那么,这幅作品是不是“未完成”的呢?赵音表示,虽然陈逸飞生前有一些作品来不及完成,以至于有的作品油彩甚至未能覆盖打样的格子,但这幅画却绝对是已经完成的作品,陈逸飞生前把这幅作品交给代理其作品的马博洛画廊时与作品合过影,这至少说明艺术家本人是把这幅自画像当作完成的作品的。此外,马博洛画廊曾在前两年在北京的长安俱乐部举办过“陈逸飞遗作展”,此画是展品之一。她指出:“之所以有人会有上述的疑问,主要还是对陈逸飞回国后的新画风不适应。”

      身兼投资顾问与美术评论家的石建邦则认为:“有人攻击陈逸飞的作品是商品画,其实陈逸飞的作品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有清末民初海派艺术家的遗风,善于抓住有钱人的欣赏趣味。”在美国,陈逸飞曾帮美术馆修补古典油画,按照西洋古典美术的方式形成了他独特的厚彩磨砂的画法,作画时上油彩后再磨去,有的作品反反复复上十几层油彩。回国后他求新求变,粗犷的笔触取代了其美国时期的细腻笔法,块面的结构取代了光影的精心布局,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的色彩处理。其中在“海上旧梦”系列中,陈逸飞试图表现年轻人的“咖啡文化”(实际上是他们在酒吧、夜总会的夜生活场景的展现)很有创意。他的“西藏”系列,曾因《山地风》1995年拍出200多万元而引起轰动,也是他粗笔粗画的开始,但后期由于他回国后做生意、拍电影,牵制了许多时间精力,许多绘画上的想法未能实现。

      陈逸飞后期曾经表示过要重新专注绘画,但猝然去世,留下了诸多遗憾。陈逸飞作品的收藏者、华氏画廊的华雨舟则指出:“陈逸飞作品的变化,还包括综合这两个系列的一组作品,特征是人物造型变形。到了这幅《艺术家和众美女》,虽然还是用具象的画法,但使用了表现主义的笔触,用大尺幅表现大场面,集中反映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后期的追求与探索。”与此同时,他也认为,“陈逸飞没有满足于已经获得的成就,仍在努力求新、求变,如果按照这样的探索走下去,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但遗憾的是作品所体现的艺术创新还没有完成,艺术家就英年早逝。”

      香港佳士得油画主管张丁元则表示,“目前市场上陈逸飞的作品,除了他文革时期的作品外,还是其美国时期的作品最受追捧。陈逸飞是写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后期画风的变化也反映了写实派的动向,而其艺术价值的认定乃至在市场上能否有所表现,恐怕要看写实派今后的走向。”张丁元认为,陈逸飞后期的尝试要被市场认可还会有一个过程。

      “市场的格局恰恰说明了,对陈逸飞后期作品需要重新评价,涉及到对艺术家的美术史地位的重新认定,而这正是市场机会之所在。”赵音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秋拍,陈逸飞作品再度受到关注,其中其后期的作品各大拍卖行上拍较多,拍卖成绩也不错。统计显示,今年秋拍陈逸飞的作品成交率大大提高,有6件作品打入了其成交排行前10名,而其中属于后期风格的作品就有4幅。

      附表:陈逸飞作品拍卖成交排行前10名

                     

        

        

            

    排名作品估价(人民币)成交价(人民币)拍卖公司拍卖日前
    11972年作 《黄河颂》22,000,000 - 32,000,00040,320,000中国嘉德2007-05-13
    2《The Cellist》 6,240,000 - 7,800,00017,791,800NY苏富比2007-09-20
    3《玉堂春暖》6,000,000 - 8,000,00011,000,000上海泓盛2006-06-27
    41995年 《龙眼》 7,800,000 - 8,800,00010,192,000中国嘉德2007-11-06
    51994年 《西厢待月》9,000,000 - 12,000,0009,296,000中国嘉德2007-11-06
    6《翻身农奴爱戴华主席》5,000,000 - 8,000,0008,470,000上海道明2005-12-16
    72004年作 《藏族少女》3,500,000 - 4,800,0008,470,000浙商拍卖2006-08-19
    8《Shanghai Dream》1,950,000 - 2,730,0007,745,400NY苏富比2007-09-20
    9《上海旧梦》3,800,000 - 5,800,0007,056,000北京荣宝2007-12-09
    10《责任》2,500,000 - 3,000,0006,720,000上海嘉泰200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