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时事国内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8 年 1 月 3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文化休闲消费渐成中国内需又一动力源
    股市两大顽疾
    何时才能根除
    旅游消费:中国经济向发展型升华的标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两大顽疾何时才能根除
    2008年01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亚夫

      

      沪深股市在以超过7%的幅度再次暴跌之后,昨天并没有呼应美国市场反弹的走势与美国刺激经济的消息,而是以刺破年线的表现阴跌收盘。对于这种走势,估计那些“风派”人士,在傍不到美国因素之后,又要绞尽脑汁,另找说词了。

      那么,中国股市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显然,问题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中国股市的最大威胁,来自自身的两大问题。

      在作这样的分析之前,我们先看一些基本面上的情况。据国家统计局信息,去年我国11.4%的GDP增长中,消费以4.4的贡献率七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和净出口。另外,去年我国贸易顺差同比增长减缓26.3个百分点。这是什么意思?

      这一结构性变化表明,我国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因素正在增强,外贸正在向均衡方向调整。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也是多年努力的结果。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其实早在2006年下半年就已露出了苗头。今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将更加明显。

      这是件好事。在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趋于下降的情况下,所谓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或许是局部性的,决不会构成全面的威胁。因此,在宏观基本面上,并没有多少理由可以解释中国股市的这场暴跌。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如果我们朝内看,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对中国股市直接构成威胁的是上市公司及相关机构,上市公司把股市当作捞钱的“唐僧肉”,只知道攫取、不知道回报,是对股市最直接、最持久的威胁。

      远的不说,近的是一些公司限售股解禁,除了想办法高位套现,很少有维护公司市值的考虑;而一家大公司居然无视市场资金状况,推出狮子大开口的融资方案,甚至引起了人们的愤慨。另外,从已披露年报看,去年公司业绩那么好,又有几家想给投资者以现金红利回报的?

      上市公司不考虑社会投资者利益,不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不懂得珍惜资金资源,爱护这个市场,既是中国A股市场的历史痼疾,也是未来发展的最大隐患之一。

      对中国股市构成另一大威胁的是市场问题。进一步细分,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相关方的博傻;另一个是话语结构,尤其是影响信息传递的公众话语权问题。这两方面现在都对市场有不正常的干扰。

      先看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情况,在这个市场中,除了数以千万计的个人投资者,还有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券商等服务机构,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其中也包括一些虎视眈眈的外资机构。

      在这样一个多边利益格局中,是通过市场手段,把成千上万散户的钱一点点蚕食走,还是共同来呵护这个市场,把有持久赢利能力的优质公司吸引进场,共享财产性收入成果。不同制度规则是有不同结果的。而博傻的做法,只能使股市巨幅振荡、降低社会资金整体运作效率,并不能培育出一个健康高效的市场来。

      另外一个更突出的是,话语结构与舆论氛围问题。眼前就有一个典型例子,一家因“次债危机”闹出90多亿美元巨亏的外资银行称,中国将成为在2008年“最不受青睐”的亚洲投资市场,中国股指“还将有更大幅度的下跌”。而正是这家银行,对中国的兴趣其实并未减弱。

      还有一位市场闻人称,中国股市暴跌之后还是大泡沫,真正价值仅2000点。言下之意,不探到2000点中国股市便没有价值。更有甚者,一些并不见其提供与中国经济基本面相关的分析数据和事实依据的“周期论”者,拿着国外的所谓牛熊周期来比划市场。

      凡此种种,弃事实于不顾、僵化教条的乖张言论,都加大了对市场的扰动。

      股市与经济发展正相关,是被股市发展的历史和经济学所证明的。中国股市的表现和中国经济一样会有自己的特点,只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股市的健康向上是可以预期的。

      不过,在下一步发展中,这两大顽症不解决,中国股市受到的干扰还会一再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