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时事国内
  • 3:焦点
  • 4:要闻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8:上证研究院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2008 年 2 月 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上证研究院
    今年经济增长关键看内需与公共政策强度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风险
    四管齐下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理顺财政利益关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经济增长关键看内需与公共政策强度
    2008年02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主持人:邹民生 乐嘉春
      张曙光:经济学教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四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和著作奖,一次获国家科技进步软科学一等奖,两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主持人:邹民生 乐嘉春

      

      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对GDP贡献度显著增强

      主持人:中国华东、华中、华南部分地区这两星期遭遇了几十年未见的冰雪之灾。其中一些省市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因此国内外有人担心,中国经济今年是否会出现明显滑落。

      我觉得,冰雪之灾是一个短期突发因素,可能会有短期影响。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正在发生人们所希望的结构性变化。比如,国内消费需求日趋强劲,外贸结构开始向均衡化方向发展,等等。对此,你怎么看?

      

      张曙光:是的,这两天国内主要新闻都是中国遭遇的冰雪之灾。短期看,比如从一季度指标看,会有一些影响,但从整体和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还是很明显的。

      这里,有必要说说去年的经济增长问题。可以说,与去年年初国内外许多机构的预测相反,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不仅没有趋缓,反而在加速上扬。

      其中,GDP增长11.4%,连续五年达到或超过10%;工业值增长18.5%,企业效益显著提高;CPI上涨4.8%,上涨加快趋势明显;国际收支盈余大幅增加,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

      中国经济的实绩令世界瞩目,这是一个重要特征。

      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GDP的增长中,拉动经济的三大需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日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初步估算,在2007年11.4%的GDP增长中,出口贡献了2.7个百分点,投资贡献了4.3个百分点,而消费贡献了4.4个百分点。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长对促进去年GDP增长的效应更加明显,消费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2006年节能减排任务没有完成,2007年的工作有所加强,压缩和淘汰了一些高能耗产品的生产,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使中国受益。据国际排放交易协会的分析,2007年世界碳交易市场二氧化碳减排额交易超过了700亿美元,中国减排卖了280亿美元,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

      由此,我们应当看到,随着GDP增长的加快和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和危机进一步积累,特别是CPI的上涨大大超过了政府年初的控制目标,使得政策操作向抑制通货膨胀集中和倾斜,由此强化了行政干预,也妨碍了竞争规则的深度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经济结构的失衡。

      

      舒解通胀压力:行政干预与市场机制改革应并举

      主持人:在去年的经济生活中,给国人印象最深的也许是消费价格的快速上涨。在经济高增长时,通胀压力在不断增强。对此,你怎么看?

      

      张曙光:确实,2007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8%,大大超过了政府年初确定的控制目标,且CPI呈逐渐加速之势。于是,政府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面对消费物价上涨,今年政府不仅把抑制通胀作为主要政策目标,而且在实行紧缩货币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控制措施。

      如今年1月13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第二天,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部分重点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等。

      这一切都表明了政府抑制价格上涨的决心,但能不能实现物价稳定,还得经过实践的检验。

      根据我们的分析,目前价格上涨并非是简单的货币现象,成本推动的因素也很明显。不仅如此,对于经济和物价来说,关键不在于现有的状况和水平,而在于人们的预期。

      我们不怀疑,政府价格干预的目的在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但结果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并加剧市场对通货膨胀压力的预期。

      从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际来看,主要问题不是价格总水平过高,而是相对价格关系扭曲过大,资源、要素价格的政府管制和人为压低,造成资源配置失误和经济结构失衡,导致财富逆向转移。

      一是从国内向国外的转移,二是从一般部门向垄断部门的转移,三是从居民向政府的转移,四是从劳动者向资产所有者的转移。

      这不仅增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代价,而且加剧了人们的不平等以及社会的矛盾和分裂。

      在改革资源要素价格和调整相对价格关系的同时,政府如果能利用社会政策来解决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不仅能够稳定预期和稳定经济,而且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有人可能担心,改革资源要素价格和调整相对价格关系,有可能向下游产品传递,促进价格上涨。其实,企业利润增长那么快,证明存在着一定的消化能力。如果经济增长率达到10%,有5%至6%的通货膨胀率不仅能够承受,而且对中国经济可能是利大于弊。

      对今年CPI 上涨率的分析,各机构的预测相差很大,乐观者认为不会超过上年,有可能在3%-4%,悲观者预测要超过7%。乐观者的依据主要是上年的价格走势。

      其实,影响CPI的因素很多。国际能源和金属价格上涨,国际粮价也会上涨,国内粮价虽与粮食生产形势有关,连续四年的粮食丰收应做欠收的准备,很多消费物价处于涨势。

      因此,我们的预测取中,大约在5%左右。

      

      货币政策要把握时点注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主持人:在影响今年经济运行的诸多政策中,从紧的货币政策格外引人关注。照你看,这次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未来执行中会有什么特点?

      

      张曙光:今年我国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其实实际的操作已经开始。

      从今年1月25起,存款准备金率再次调高0.5个百分点,达到15%。更重要的是,央行核定了2008年的信贷规模,并对各个银行下达了信贷规模的指导性计划,规定了各季度的投放比例和增长速度,要求工行、建行和农行保持去年的投放水平,中行有所下降,并对超计划放贷实行严苛的惩罚措施。

      于是,有关政策取向和操作力度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

      首先,有人说,货币政策从今年开始从紧。此说不当。

      其实从2003年1月升息和121号文件开始,货币政策操作就开始了向从紧的变化,只是力度较小,操作的频率较慢。2007年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6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从紧的力度不小,操作的频率很大,只是只做不说而已。怎么能说货币从紧从今年开始呢?

      今年与以往的区别不在于是不是从紧,而在于公开宣布,变只做不说为又做又说。

      其次,有人认为,政府既然公开宣布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的力度就不会小,可能很大。其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除了汇率升值有可能加快以外,无论是存款准备金还是利率,今年的操作频率和力度都会低于去年,也许不及去年的一半。

      原因在于,一是经过以前的政策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已经相当高,利率也不低,进一步操作的空间不大;二是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中美利差倒挂,操作的空间更小;三是存款准备已高达15%,央行的政策成本已经相当大,贷款利率7.57%,融资成本也相当高,如果从紧力度过大,就有可能刺破资产泡沫,造成硬着陆,那就不是从紧的问题了,而是从紧操作可否持续的问题。

      今年的形势虽不能说岌岌可危,但也相当紧张和维妙,货币政策也许是立于刀刃之上。因此,操作必须十分小心,重要的还是要解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问题。

      再次,今年从紧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仍然是以前的几种,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等。有一点需要指出,存款利率既有调升的需要,也有调升的空间。

      就需要而论,是由于现行实际利率为负;就空间而论,存贷利差那么大,去年各大商业银行赚了个满盆满钵,利润增加很多,工行超过了800亿元,建行超过了600亿元,为什么不能提高存款利率,缩小利差,校正利率扭曲,让银行少赚一点。这就要看决策者的立场了。

      

      世界经济趋缓对我国经济影响需要小心评估

      主持人: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大家近期谈得很多的话题吧,这就是世界经济问题。在我国经济已经多方位融入世界经济的今天,世界经济的走向对我国会有哪些影响呢?

      

      张曙光:要正确把握今年我国经济走向,自然离不开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处于重要地位的美国经济的观察和分析。

      其中,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很值得关注。自去年美国次贷危机暴发以来,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扩大。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些数据,今年1月份,花旗银行和美林公司分别有180亿美元和115亿美元次贷相关资产减损,去年第四季度分别出现净亏损98.3亿美元和98.3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联储发布被称作“褐皮书”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去年11-12月,美国的假日零售“令人失望”,楼市依旧疲软,总体经济增长步伐已经放缓。另据《幸福》杂志调查,四分之三的被调查人认为美国经济12个月内或者已经出现衰退。足见美国经济状况已经相当严重。

      不仅如此,次贷危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美国,如欧洲最大投行瑞银集团受次贷资产减计140亿美元的影响,去年四季度亏损125亿瑞士法郎(约合114亿美元)。特别是欧元走强和通胀压力增大,欧洲经济并不比美国好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会两党取得一致,布什宣布了1450至150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美联储1月22日紧急降息75个基点,但并未避免全球股灾的发生,而国际金融动荡进一步加剧。再加上进入2008年以来,油价一度突破100美元大关,黄金价格飙升到900美元上下。

      为此,各大国际机构和投资银行一致看淡世界经济,联合国给出了3.4%的乐观预测和1.6%的悲观估计;花旗银行把美国经济预测调低到1.2%;世界银行和瑞士银行预测美国经济增长1.4%,欧洲增长1.6%和1.8%,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的预测稍高一些,分别为2%和2.2%。

      尽管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可能不会很大,但间接影响却不可小视。如果美国经济因此而陷入衰退,进而拖累世界经济,就会减少外部世界对中国的需求,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

      更重要的是,信贷危机和美元走贬,有可能会加剧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造成国际收支的剧烈动荡与调整,甚至会发生资本流动的逆转。这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直接损失,而且会危机到国内经济和金融的运行。

      考虑到世界经济明显趋缓和国内政策进一步紧缩,我们认为, 2008年的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已成定局。如果国际经济恶化不是过分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首先是出口增速将会放慢,贸易顺差增长也会趋缓,但其绝对量还会增加。商务部再次预测出口增长15%,但实际情况也许还会超过,有可能接近和达到20%,如果进出口均按15-20%计算,贸易顺差约在3000美元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上年小了许多,但不大可能出现贸易顺差减少的拐点。

      其次是如果加上外商投资和热钱流入,外汇储备的增加额也可能还大于上年。即使紧缩货币,但汇率升值加快和流动性过剩还会继续,投资资金的供给不会减少太多,再加上企业利润增长很快,投资收益不错,投资增长不会出现大幅减缓情况。

      因此,2008年的经济增长取决于政府的社会政策对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影响。如果不出现大的问题,达到10%左右的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2008年1季度经济走势简单预测

                                                                                                

    经济指标                                                                            

                                     

                                      

                              

                                  

                              

                                       

                                       

                              

    季度            2007年全年(实际)2007年1季度(实际)2007年4季度(实际)2008年1季度(预测)
    增长(%)增长(%)增长(%)增长(%)
    GDP11.411.111.210.0
    工业增加值 18.518.317.416.0
    固定资产投资24.823.722.0
    消费品零售额16.814.920.215.5
    出口25.727.819.0
    进口20.818.220.0
    消费物价 4.82.76.56.0

      注:1.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余指标按现价计算;

      2.固定资产投资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工业增加值为国有企业和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