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信息披露
  • 7:时事国内
  • 8:信息披露
  • 9:时事海外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1:市场
  • A2:股市
  • A3:金融机构
  • A4:金融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数据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投资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收藏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海外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信息披露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2008 年 2 月 1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M2增速创19个月新高 货币供给仍宽松
    严控信贷投放
    央行实施月度调控
    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对剩余不合格账户实施另库存放、中止交易的公告
    今年继续加息可能性不大
    旧合同集中执行导致贷款猛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继续加息可能性不大
    2008年02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鲁政委
      ⊙特约撰稿 鲁政委

      

      央行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达8036亿元。该数据让市场略感惊诧。但我们认为,该数据总体仍属正常。

      造成1月份新增贷款数额较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信贷过度压抑后的自然释放。去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以来,央行严厉控制信贷。进入2008年,信贷额度得到恢复,信贷供需双方的冲动得到了释放。其次,信贷供、需双方的博弈。在信贷额度严重稀缺的强烈预期下,企业不得不抓住每个可能的机会主动争取信贷,而不能被动地等到真正需要资金时才行动。当企业争相采取类似行动时,信贷需求向1月份集中就是正常的了。第三,商业银行总、分行间的博弈。在目前商业银行依然主要是依靠信贷利差来获取利润的情况下,哪家分行获得的信贷额度多就意味着利润多。在总行信贷额度总盘子有限的情况下,各家分行自然会抢先行动,以便尽可能在额度告罄之前分到更大份额。

      从相对水平来看,该信贷水平仍在可控范围内。近年来我国信贷表现出日益明显的年初集中投放态势。2004年-2007年间,1月份信贷投放占全年的比重分别为13%、12%、18%、16%;今年如果按全年新增信贷额与去年基本持平测算,8036亿元约占全年目标的22%。虽然这一比重明显高于历史水平,但考虑到2月份通常是放贷低谷,第一季度最终的信贷投放比例仍可能控制在预定的35%-38%附近。

      更为重要的是,1月份信贷同比增速仍处正常范围。2004年-2007年间,1月份信贷同比增速分别为20.1%、14.2%、13.8%、16.0%;今年1月份为16.7%,处于历史区间的中间水平,也仅比去年末高0.6个百分点。因此,相对于历史和去年末,该增速仍处可接受的范围。

      我们认为,今年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因为尽管市场预期1月份CPI涨幅可能再创历史新高,但这主要是灾害起了主要推动作用,未来将逐步回落;而为加快灾后重建也需减轻企业资金成本压力。

      考虑到今年CPI涨幅依然会较高,防通胀在今年将始终是紧绷着的一根弦。在全球经济走势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仍不明朗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全局观。

      综合以上因素来看,数量型手段特别是信贷控制不可能在当下立即就出现明显转向。

      (作者为兴业银行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