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广告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信息披露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2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CPI和PPI是否会循环上涨
    “绿色证券”似可“先行”
    房产商欠税逃税严重源于制度性漏洞
    油价破关:国家意志博弈全球经济
    世贸维权:主动出击才能避免被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绿色证券”似可“先行”
    2008年02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诸葛立早
      ⊙诸葛立早

      

      继去年提出“绿色信贷”并在全国铺开后,今年上半年国家环保总局联合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推出两项新的环境经济政策——绿色证券、绿色保险。如此之行,信贷、证券、保险基本上涵盖了企业筹集资金的所有渠道。

      “绿色证券”,我认为应该是2008年在证券市场叫响的一个口号。绿色信贷是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于2007年7月30日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融资,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工具。那么,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资本市场,在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上,更应该率先垂范。“绿色证券”的“先行”,是题中应有之义。

      实施“绿色证券”,首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制止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和再融资的体制与机制。应通过立法明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机构的相关责任,并设立问责机制。一旦相关机构违规,就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环保部门在公布绿色信贷黑名单企业的同时,也应为环境违法项目提供融资和再融资的保荐机构一同公布于众,接受公众的监督。与此同时,则要求保荐人强化对环保理念的认同感,建立环保与证券两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国内券商应借鉴国外做法,使保荐人逐步熟悉国际“绿色证券”模式;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方面,环保部门要及时发布企业环境的违法信息,同时,券商、基金等机构也要及时提供使用环境信息的反馈情况,真正做到信息共享。总之,要把好证券市场的“入口”,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融资和再融资控制,以“绿色证券”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堵”是“绿色证券”之一“策”,“导”则是“绿色证券”之另一“策”。日前,从《新华每日电讯》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日本2004年的GDP占全世界的11%,而其当年二氧化碳排放仅为4.7%,其效益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难望项背,在发达国家中也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目前许多国家大城市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发电厂发电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的。如今全世界共有4000台脱硫装置在运行,其中仅日本就集中了3200台,由此不难想象日本在该领域的投入之大和环保意识之强。由于日本大量配备了脱硫装置,所以日本平均每发1度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硫仅为0.2克。我当时就冒出一个念头:我国资本市场可不可以为中国的“脱硫装置”生产企业网开一面呢?倘若中国的“脱硫装置”生产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做强做大,一则可以为中国的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一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成长性极强的上市公司的机会。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美国得以在包括高科技产业等经济领域保持巨大的优势,主要是依靠一个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强大机制,那么,我们今天通过资本市场为节能环保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这也是资本市场的一种发现机制和创新机制。

      “绿色证券”,对中国资本市场是考验也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