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投资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8 年 2 月 22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汽车周刊
    涨价还是降价:汽车业08年的艰难选择
    该出招时就出招
    跃进80余亿资产转让“铺路” 上南最快4月完成并购
    ■车坛资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涨价还是降价:汽车业08年的艰难选择
    2008年02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琼
      下游是节节升高的生产、运输成本,上游是激烈竞争下时有下跌的售价,中国乃至全球的汽车业犹如“进了风箱的老鼠”。随着成本和售价之间的空间不断缩小甚至接近,汽车企业的生存压力越变越大。

      恶梦还在继续。在铁矿石涨价65%的事实面前,车用钢板价格只能选择上涨,汽车业的生存空间也随之压缩。是突破车价的“天花板”?还是另寻他径?但无论汽车企业作出何种选择,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汽车业大洗牌的时刻到来了,谁不具备实力,谁将被清洗出局!

      ⊙本报记者 吴琼

      

      中国汽车业2008年在面对欲闯1000万辆大关的机遇时,危机也如影随形。众多汽车公司高层注意到:在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下,汽车业的利润不断被吞噬,稍有不慎即可能沦入亏损之列。

      日前,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宣布,与日本新日铁、日本钢铁公司、韩国最大钢铁公司浦项制铁达成协议:2008年大部分铁矿石的价格较2007年上涨65%,品位较高的卡拉加斯粉矿上涨71%。这已是铁矿石价格连续第六年上涨。2003年至2007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涨幅分别为8.9%、18.62%、71.5%、19%和9.5%。铁矿石涨价势必引发汽车用钢板涨价,汽车业的成本压力再次加大。

      面对巨大的成本压力,美国通用汽车已经决定提高部分产品的售价。但中国汽车业暂未接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多家国内汽车公司高层对于汽车价格走势的判断莫衷一是。甚至有企业和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成本的节节攀升,2008年汽车降价热潮将无法延续,部分汽车产品甚至会涨价。

      

      涨价派势单力薄

      在美国通用汽车表示将上调部分2008款车型售价的同时,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巨头则相对冷静。

      据了解,钢厂已经数次与欧洲汽车企业进行谈判,希望2008年汽车钢板每吨价格上涨50欧元。不过,欧洲各大企业目前还没有对此作出明确反应,也未制定较为激进的价格政策。

      尽管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本制铁公司计划于4月将汽车、家电用的薄板钢价格上调一成至两成(即1万日元至2万日元),但丰田公司社长渡边捷昭表示,在目前的形势下,很难将上涨的成本转嫁到成品车上。

      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在这场全球汽车企业的生存战中将如何表演,显得格外重要。

      连日来,上海证券报对国内大型汽车集团、民营汽车企业高层、汽车协会及分析人士进行了采访。尽管各方均一致认为,成本的不断提高已经严重威胁到汽车业及汽车企业的盈利能力,但鉴于各家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竞争情况,并未达成提高售价的一致性意见。支持涨价的多为民营汽车企业和分析人士;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汽车集团、合资企业则对此反应较为冷淡。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主席饶达表示,“利润空间较小的中低价位车可能会涨价。这几年厂家不断降低成本,利润已被极大压缩。2007年以来,CPI上涨较快,令厂家‘腹背受敌’。为保证效益,部分厂家可能会涨价。”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认为,去年所有商品都在涨价,只有汽车在降价,而汽车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均在上涨,因此,汽车长期降价不符合经济规律。理论上汽车有涨价的可能,否则,没法解释现在的经济现象。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是唯一公开赞成涨价的汽车公司高层,其此前曾表示,经济型轿车要涨价,因为钢材、汽车零部件价格一直上涨。经济型车如果不涨价,企业就要亏本。

      在中国销售势头节节攀升、以中级车为主的丰田汽车则持相反态度。2月19日,丰田汽车中国总经理矶贝匡志告诉上海证券报,“丰田汽车有能力消化成本上升的不利因素,不会将此转嫁到消费者。”

      但是,认为2008年中国车价继续会下降的呼声更高。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认为,2008年中国汽车将继续降价。在其最新调查中显示,受供大于求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今年汽车市场价格将继续下降,且降幅将超过2007年,达到5%以上。

      饶达则将降价的主力归为高价中级车和中高级以上轿车。他认为,高价中级车和中高级以上轿车可能会降价。2008年将有三个降价高峰期:第一轮高峰在2月底或3月;第二个降价高峰为8月左右,以备战9月、10月的销售旺季;第三轮高峰为11月份,厂家为完成全年销售目标而发动价格战。但“在这三轮降价中,一个车型一年降价两次的概率微乎其微。”

      尽管对于2008年中国车价的走势众说纷纭,但2008年甚至更长期,中国汽车价格向上走还是向下走,最终将由市场来决定!

      

      咬紧牙自行消化

      2007年,中国汽车业高奏凯歌:2007年共生产汽车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销售汽车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但其中也夹杂着不和谐之音。据wind统计显示,截止2007年11月,累计8832家汽车企业中(包括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改装车企业等),亏损家数达1432家,亏损企业的累计亏损额高达70.18亿元。

      成本上涨和竞争加剧困扰着汽车生产企业,导致众多企业亏损。尽管整车企业情况相对乐观,但压力仍然很明显。导致汽车生产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外购成本、员工工资,而在原材料中最主要为钢铁、橡胶等。

      “车用钢板等钢材价格上涨,对于汽车企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无法具体计算。”昨日,国泰君安汽车分析师张欣告诉上海证券报,“但通常越具有规模效应的企业,越能抵消成本上涨的不利影响。”

      上汽集团和东风集团的高层认为,如果车用钢板涨幅在5%以内,企业可以自行消化。而一位接近汽车集团和钢铁集团的人士透露,按照惯例,汽车企业与钢厂有战略协议,如果钢厂对外售价涨幅超过10%,则对大型汽车集团的涨幅可能不超过5%;同样,如果售价跌幅超过10%,对这些汽车集团的售价可能只下降5%。至于具体涨跌幅度,由各大汽车集团与钢厂谈判而定。

      此外,橡胶价格上涨,将导致轮胎价格上涨;纯碱价格上涨,将引发玻璃成本的增加。数家中国排名居前的汽车玻璃企业私下表示:“不排除提升汽车玻璃价格。”

      与此同时,中国整车企业的销售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也呈快速上升态势。据wind统计显示,截止2007年11月,整车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66%,销售成本增加27.11%,财务费用增长39.2%,管理费用增长18.07%。

      基于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因素,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研究员郑刚认为,“由于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汽车生产成本至少增加5%至10%,未来这一增长趋势还将延续。”

      但成本上涨,并不意味着售价可以提高。

      “如果别人都不涨价,我们也不可能涨价。因为这会影响到产品的销量。”一位自主品牌汽车高管无奈地说。

      更多业内人士将能否降价的权力给予了市场:如果供应过剩,则只能死扛着不涨价甚至降价,谁能扛到最后,谁将胜利。

      毕马威国际LLP全国汽车行业负责人Daron Gifford表示:“尤其在亚洲,生产能力过剩是一个问题。在毕马威的调查中,45%的高管人员认为生产能力过剩将成为中国市场未来5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