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缓解外部失衡有效?
⊙苑德军
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外部失衡的过程中,货币政策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就政策调节手段而言,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失衡可以通过四条途径:
一是汇率政策调节,即政府或金融当局采取主动让人民币升值的政策措施来抑制出口,以减少贸易顺差;
二是利率政策调节,即金融当局通过利率变动方向和利率水平的调整,来影响海外“热钱”进入意愿和进入规模,从而影响资本项目顺差;
三是信贷政策调节,即商业银行通过减少对出口企业的贷款,或增加对进口企业的贷款,压缩出口企业的产能或提高进口企业的进口能力,来减少贸易顺差;
四是“对冲”操作调节,即央行通过“对冲”操作来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控制货币供给量,弱化外部失衡带来的通胀压力。
在具体的政策调控过程中,除信贷政策调节使用频率不是很高外,其他三种政策调节手段都是现实的调控手段,其中“对冲”操作更是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政策工具。
那么,这些政策调节手段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呢?
从汇率变动的效果看,尽管人民币处在一个不断的升值过程之中,而且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但贸易顺差不减反增,汇率对抑制贸易顺差增加的作用十分有限。道理很简单: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动,主要受制于出口商品的结构和价格、国际市场需求、出口管理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相形之下,汇率只是一个影响不甚重要的变量指标。
就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看,我国去年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而美国则连续多次降息,中美之间的利差进一步拉大,这实际上起到了刺激“热钱”进入的效果。而且,由于提高利率会进一步吸引“热钱”进入,客观上增大了人民币汇率上升压力,使得央行在利率政策的选择上经常处于两难境地。
至于“对冲”操作的政策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其一,如果说前几种政策调节是事前调节的话,“对冲”操作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后调控,即在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已经形成后采取的调控措施,其旨在弱化外部失衡的消极后果,对从根本上减少贸易顺差,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是力所不及的。其二,这是一种缺乏主动性的被动调控。央行“对冲”操作时间的把握和“对冲”操作规模的确定,都以顺差结汇的时间和数量为依据,这限制了央行政策调控的空间,使央行的政策操作处实际上处于被动应对的境地。其三,这是一种成本较高且具有“互逆效应”的调控。作为央行“对冲”操作筹码的央行票据的发行成本,每年都以百亿元人民币计。或许更令人忧虑的,是“对冲”本身具有的“互逆效应”,使“对冲”的客观效果与政策调控者的预想反差很大,甚至可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比如,“对冲”规模的持续扩大,会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上升,进而推高利率总水平,而在人民币存在很强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又会刺激海外“热钱”大量流入,引致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加剧外部失衡,从而使“对冲”效果与央行的调控初衷截然相反。
为什么货币政策对缓解外部失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个中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货币政策以调控货币供应量为己任,作用范围主要是货币信用领域,直接调控对象是商业银行一类的金融机构,其主要影响金融微观主体的金融行为,而巨额贸易顺差生成于实体经济部门,现有的缓解外部失衡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对出口企业的行为并不能施加有效的影响。于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策调控效果被打折扣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