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广告
  • 7:两会特别报道
  • 8:两会特别报道
  • 9:两会特别报道
  • 10:焦点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观点评论
  • 14:时事海外
  • 15:环球财讯
  • 16:专版
  • A1:市场
  • A2:股市
  • A3:专 版
  • A4:金融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专版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0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0版:焦点
    90%以上高票通过 平安千亿再融资逆市前行
    ■“老马”答题
    东方证券:
    看“长线”者居多 “出海论”占据上风
    华宝证券:“出海”不可占小“便宜”
    现场调查:“公”“婆”各有各的理
    东莞证券:市场将面临较大压力
    范福春:
    证监会将依法严格审核平安再融资方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宝证券:“出海”不可占小“便宜”
    2008年03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雪
      ⊙本报记者 张雪

      

      投资者为何厌恶再融资?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国旺认为主要有下列原因:

      一是再融资的目的与投资者的利益背离。中国平安再融资资金进行境外并购,理由是境内市场的高估值和国际市场的低估值是公司实现历史性机会。问题是次贷危机没有消失前,便宜的海外资产可能更便宜,因此仍然存在占小“便宜”的大风险。当中国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密度仍然处于低级和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市场机会可能不比海外差。2006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6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09.4亿元,增长22.6%;寿险保费收入3592.6亿元,增长10.7%;健康意外险保费收入539.4亿元,增长19%。保险深度2.8%,保险密度431.3元。到2010年,全国保险业务收入争取比2005年翻一番,突破1万亿元。保险深度4%,保险密度750元。从养老保险看,我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件,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以上的水平。从财产保险看,我国家庭财产保险投保率仅为5%左右,公众责任保险的投保率不到10%,即使机动车辆保险,投保率也只有30%,在发达国家,这些险种的投保率一般在80%以上。由此看来,国内保险业的深度和密度仍有待于挖掘,再融资收购的海外资产带来的收益未必比实现在国内市场的增长更快。

      去年以来,无论是QDII还是国家主权基金对外投资,都是出师不利,其原因除了海外市场动荡以外,还有对国际市场情况不明过早介入匆忙投资有关。如果中国平保的再融资以收购海外保险金融资产为目标,能否实现其初衷,可能值得商榷。

      当然再融资首先是增加了股票的供应,由于其业绩无法保持同比例的增长,投资者就会将再融资理解为变相的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只能用脚投票,抛售中国平安A股股票一走了之。如果这种想法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市场行情的下跌乃在情理之中。或许,这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误会”,但公司没有进行深度的“投资者教育”也没有与有关部门沟通就抛出要巨额再融资的信息,上市公司就得承担股票深度下跌的后果,这是忽视普罗大众的必然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