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专版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版:理财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版:理财封面
    市场信心极度脆弱 谨防出现“落井下石”
    继续震荡探底
    蓝筹股最终胜出还需要时间
    估值合理不等于买入合理
    连续杀跌或将形成“空头陷阱”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蓝筹股最终胜出还需要时间
    2008年03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德良
      ⊙张德良

      

      再现黑色星期一,这是近期笔者所指出的,市场进入“二”与“八”博弈期所产生的正常现象。在热点切换与转换过程中,此次“二”(蓝筹股)的最终胜出还需要一段时间:一是因为低市值成长题材股的惯性以及题材吸引力仍然强劲;二是推动大市值品种上涨的增量资金还没有进入质变期以及缺乏催化剂。

      

      题材股攻击力尚强

      始于2005年的本轮行情对题材的利用,其核心就是涨价题材。但我们发现,最具代表性的资源型涨价题材股已对涨价因素不再敏感,如有色金属板块等。从涨价题材的实质动力看,近期涨价题材已从早期资源价值重估型的产品涨价,开始转向成本推动型上涨的趋势,而两者的成长持续性有着根本区别。如近期纸类产品涨价相当程度上就是成本推动的,还有家电类产品的局部性上涨也完全是属于成本推动。

      本轮纸品价格上涨有可能将维持一段时间,因为支持纸业景气度上升的重要因素来自于“节能环保”下的供求关系的改变。在环保控制的产业政策下,原有污染行业相关领域不约而同转向景气上升,早期的钢铁、水泥,还有去年以来持续升温的基础化工领域的纯碱、维生素E、草甘膦等,造纸也是一个污染治理重点领域。

      至于农产品的涨价趋势则比较复杂,它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生物类自然资源,题材性质上与有色金属类的矿产资源是相对应的,加上近十年产出量的持续下降以及消费需求的持续上升,重要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明显上升,国际上众多投资或投机家都声称这是一轮农产品大牛市,而且刚开始不久。从产业周期上看,农业与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趋势确实是值得关注的。

      即使抛开涨价因素,也还有很多题材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如创投、奥运,还有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注资整合。此外,央企整合已得到市场各方的认同,一批绩劣公司的换壳式资产重组也会持续吸引市场。实际上,过去两年行情的持续火爆已吸引了大量资本运作力量的加盟,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可以预期今年将是重组方案不断浮出水面的时候。但可以肯定,题材股的稳定性将可能持续下降。

      

      蓝筹股跌势还在

      周一,近几个月的下跌龙头股如中国平安、浦发银行、中国联通等出现了联动杀跌,这是大市值股群体从行业或板块调整转向情绪化杀跌的典型特征,也表明蓝筹股群体的整体调整步入尾声;但在缺乏股价催化剂的情况下,其复杂的震荡格局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大市值股自去年10月整体见顶后,持续低迷走势对中小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影响极大。问题是,大市值股的股价定位绝不同于中小市值品种,后者在资金推动下,股价估值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高估,但对于大市值品种来说,在机构主导的市场背景下,中长期高估是困难的。因此,大市值股是否形成支撑,来自于两个因素:一是业绩支持下的估值;二是吸引增量资金进入的催化剂。光有前者,并不能形成股价支持。

      当前情况是,大市值品种渐渐进入具有估值吸引力的区域,但吸引增量资金的催化剂并没有有效形成。虽然近期批准发行的新基金数量持续上升,但相对于整体需求而言,这种资金量不足以起到实质性支撑,加上发行速度明显减缓,资金增量目前还仅处于“量变”期。因此,在增量资金没有发生质变前,加上大市值品种的弱势惯性(这点上与中小市值题材股正好对应),其结果必然是宽幅震荡格局。这是一轮中期筑底过程的区域震荡,理应在策略上给予关注,但是否迅速进入投资建仓期,还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