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的内核在于国有产权转让
主持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所有制结构。”现在还有什么完善的空间?
剧锦文:中国的国企改革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距离改革目标越来越近。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就是说国企改革的空间依然存在,而且越到后期,国企改革就越来越触及到难点。如果说过去都在外围容易改革的方面,现在留下来的恰恰是改革的内核,需要我们去攻。
主持人:改革的内核是指一些什么内容呢?
剧锦文:内核当然就有产权制度的改革,应该说这是国企改革最大的难点。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重大。它可以打破以前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一元产权结构,实行交叉持股,让民营资本,甚至部分的外资进入中国的国企。但是,股权结构发生变化,这个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国企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而导致它的治理结构的变化。这就是温总理说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当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也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最终的追求目标,是要提高国有企业的运作效率。
国有股减持须考虑市场影响
主持人:上证指数在13日跌破了4000点,现在市场上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就是国有股减持。您认为对于一些被高估的股票,国资委会不会有变现的想法?
剧锦文:国资委是管理国有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政府委托部门。它的责任不仅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要稳定经济。正因为是国有股,国资委就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如果国有股减持的压力集中释放,那对市场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对社会的安定也会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国资委会顾及到由此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社会反映。
主持人:去年底,李荣融主任曾说,中央企业作为负责任的公司,了解自身的价值,可以在股价过高的时候卖出股票,提醒投资人注意风险;也可以在股价过低的时候买入股票,提醒投资人注意价值。但是,以中国石油为例,股价从上市初的48元,跌到13日收盘时的21.65元,我看到它的母公司并没有做什么,在您看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剧锦文:客观地说,国有股减持也好,增持也好,能够对资本市场产生多少影响,这个还有待于考证。也许这些行为会对股价波动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影响究竟有多大,这个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谁也不能凭想当然来论断。所以,我认为这些行为,甚至最终形成国有企业的某种机制,需要国资委、中央企业、专家更深入地探讨,之后再做论断。
而且一直以来,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不允许发行在外的公司窖藏自己的股份的。虽然现在的《公司法》没有这样的禁令了,但是公司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
主持人:如果股票的价格和价值偏离得太远,国外的国有企业是怎么做的?
剧锦文:以美国为例,它的国有企业屈指可数,仅有的几家好像还没有上市,所以很难对比。但是美国私营企业的上市公司有很多,在股价低的时候回购,然后在股票高的时候抛出去,这种操作是很常见的。行政性垄断助长物价上涨
主持人:报告还特别提到了“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怎么理解?
剧锦文:垄断分为自然垄断和行政性垄断。自然垄断是因为它的外部性太强了,私营企业不适宜经营。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行业也都是交给国有企业去做。但是现在,我国的很多国有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并不是借助于自然垄断的因素,更不是借助于管理能力的提高,而是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了它的扩张,这就是行政性垄断。我认为,报告提出的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就是指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
主持人:现在的100多家央企里,有哪些属于自然垄断行业?
剧锦文:自然垄断行业有电网性质的、铁路网性质的等等基础设施类。例如高速公路,这类公司恰恰不应该搞成股份制,不应该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要由政府出资,给社会提供免费服务。
但是能源行业就不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这些行业是完全竞争性的,政府不会给国有公司任何垄断机会。政府可以对油田通过招标的模式,任何一个公司都有机会取得开采的权利。
而在我们的国有企业中,能源业、钢铁业现在都朝着更加行政性垄断的方向发展。我认为,现在出现物价高企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当中的垄断因素增加。特别是处于上游产业的这些企业,垄断成分的增加造成了物资缺乏、物价上涨的压力。这样看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就不是国资委一个部门的事了。
主持人:有关中央企业的业绩,2007年是连续第四年高增长。一些市场人士质疑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拖累,这样的增长势头很难在2008年继续保持。您认为呢?
剧锦文:2008年你要说大幅度下滑,我觉得可能也不太现实。美国次贷危机的确可能导致国际环境恶化,出口减少。但是中央企业的业绩对出口收入也并非高度依赖。大部分中央企业从事原油、铁矿石等上游产品的经营。它们不但不需要出口,相反,更依赖进口。次贷危机不会对它们的业绩造成影响;还有一些与农业有关的央企、与奥运有关的央企、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央企,我相信它们的业绩还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