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环球财讯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金融
    “转型如此快,都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它做得更好”
    编者按
    创新与专注:深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新与专注:深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2008年03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宏晖
      过于严格的风险控制有可能使得银行错失了一些投资机会而影响了业务的发展。不过,保守也许在今后的几年中反而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朱宏晖

      

      深圳发展银行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用纽曼先生的话说就是“把一家当时问题重重的银行改造为各方面经营非常良好、正常经营的银行”。

      深发展的进步主要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近年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为深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其次是股权结构的变化改善了公司治理水平,并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银行业的整体繁荣期中,深发展的进步可以说是超出了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深发展能很好地把握住这个机会,表明深发展在管理水平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这要归功于新桥资本获得控制权后,在公司治理和银行管理方面进行的改善。新桥资本在2004年底正式获得了深发展的控制权,随后聘请了国际银行业的专家纽曼先生担任深发展的董事长。新桥进入深发展后,投资回报成为深发展经营活动的中心。新桥还为深发展带来了国际领先的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在清理历史不良贷款问题的同时,深发展建立了比较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为业务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在战略方面,深发展将业务重点放在中小企业融资和按揭贷款两大类业务上,从目前的经营绩效看,深发展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同时,深发展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在组织内部形成了一种不断创新的文化,在金融创新能力方面建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深发展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提出的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是我国近年金融创新中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深发展考虑到自身的竞争能力,意识到在向大企业的贷款市场中自己是没有什么竞争劣势的。而深发展依靠金融创新,也的确找到了打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钥匙。供应链融资以企业贸易为基础,充分利用抵押、质押、应收帐款转移等风险控制手段,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中风险管理的难题,为深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成长空间,同时也为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做出了贡献。深发展在供应链融资中建立的竞争优势其他银行短期内还难以模仿,这种竞争优势是建立在深发展统一的风险管理平台和银行管理层对于供应链融资的重视上。

      近一两年,深发展在供应链融资方面的增长速度反而落后于其他一些商业银行。对于深发展在供应链融资方面是否过于保守也有一些分歧看法。因为到目前为止,深发展在供应链融资中几乎没有发生过一笔无法回收的贷款。过于严格的风险控制有可能使得银行错失了一些投资机会而影响了业务的发展。不过,2007年底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保守也许在今后的几年中反而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同供应链融资的保守相反,深发展开展的按揭贷款业务发展可以认为是激进的。深发展在零售业务发展中采用了两步走的策略,即先重点发展零售贷款业务,然后逐步完善零售存款业务。截至2007年9月30日,深发展零售贷款余额607亿元,较2006年末增长56%,而零售存款余额为412亿元,较2006年末增长18%。深发展的零售贷款增长基本来自于按揭贷款业务。这一比例远远高出同业水平。2008年起,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经济很可能出现一些调整,深发展是否会在零售业务发展中进行一些调整也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除了零售业务和供应链融资业务,深发展目前似乎没有其他过多的想法,纽曼先生明确表示深发展的特点不在于做得多么广泛,多么多元化,而是要在擅长得领域不断提供一些创新产品和服务。这种理念非常值得我国众多商业银行参考。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制定战略时没有充分考虑本银行的定位和竞争优势所在,因此在开展业务时追求大而全,最终形成同质化竞争。在美国,大型银行也只有寥寥数家,而中小型商业银行有3千家多家。这些银行的生存之道就是提供特色的服务或针对细分的客户。深发展在的经营理念和对于自身的定位是非常贴切的。

      (中欧国际工商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