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投资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21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金融机构
    增资9家子公司 平安有望再添基金牌照
    国内第七家保险集团成立
    孙建一:再融资并非只为海外收购
    平安长期激励计划首次支付
    保费逆市持续走强
    专家提醒隐患不容忽视
    公 告
    华夏人寿三年完成全国布局
    重疾险二次赔付创新求变
    去年创投市场大扩容 新募基金规模增长89.8%
    中银保险参保
    中银航空30亿美元巨额保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增资9家子公司 平安有望再添基金牌照
    2008年03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3月20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出席媒体发布会。 许海峰 摄
      因再融资方案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的中国平安,昨日在沪港两地召开2007年度业绩报告会。本报记者昨日从现场了解到,不断扩张引发的资本饥渴越发凸显,下一步,中国平安将对旗下平安人寿、平安产险、深圳平安银行、平安资产管理、平安信托、平安证券等9家专业子公司进行全面增资。

      ⊙本报记者 黄蕾

      

      本报记者昨日还从其它渠道获悉,中国平安目前已向监管部门递交了一张基金管理公司的牌照,预计近期拿到的可能性较大。这家基金管理公司将由平安证券出资,实行扁平化管理。目前在中国平安金控棋盘上独缺基金这一颗棋子。

      

      补资本金缺口

      平安集团总经理张子欣在向国内外媒体解读年报时,重点描述了“三大业务支柱的综合金融架构进一步巩固”的成绩,这也是平安有别于同业的一大卖点。

      从年报中不难看出,平安旗下的银行、证券及信托业务对集团利润贡献不断加码。若放到整个市场层面来看,平安银行及证券业务均逊于行业表现。

      马明哲在上海记者会现场回答《上海证券报》提问时表示,“平安证券去年利润增速(145%)不及行业平均水平(400%以上),跟平安证券保守的业务模式有关,由于资本金少以及风险管控严格,平安证券的业务领域较少涉及自营业务,多涉足于一、二级市场的承销等业务。”

      他还强调,包括平安证券在内的9家子公司资本金都有较大的缺口,每家公司的资本金水平都在市场平均的较低水平,因此都需要补充资金。而据本报记者了解,仅平安证券就将增加至少60多亿元的资本金。

      

      为QDII铺路

      与年报同时发布的收购富通集团旗下富通投资管理公司的消息,引起会场记者一致关注。在谈及这次收购与再融资是否有关联这个问题,张子欣表示,这次用于收购富通投资管理公司的21.5亿欧元为平安自有资金,包括在15%QDII配额之内,“目前额度尚未用完。”言下之意,这次海外收购与再融资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次级债风波的影响,为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中国平安与富通签订了一份特殊协议。据了解,富通投资管理公司于2007年底有约净2300万欧元的CDO(债务抵押债券)和CLO(贷款抵押债券)风险敞口,而富通已同意在该等资产出现减值时,给予平安全额的损失赔偿保证。

      对于投资富通投资产生的收益率,张子欣回应说,由于相关财务数据有待交易完成后发布,因此,目前无法对潜在的收益进行预估。他相信,由此带给股东的分红应该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张子欣还表示,通过在资产管理业务“第三支柱”方面实现有机增长,对于中国平安来说并不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正因如此,通过与富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则能立即给“第三支柱”带来立竿见影的可观规模。包括将在收购公司名字上打上“平安”的烙印,以及在平安QDII平台设立的各方面提供技术援助等。

      

      H股增发20%?

      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再融资背后原因,马明哲仍然“咬住青山不放松”。他仅表示,A股巨量融资方案推出之后,各界有不同意见,他们会虚心听取,认真研究,虽然当中有认知过程,但他认为平安的品牌仍受到很多人认同。

      对于有记者问及“从再融资一事上吸取什么教训”的问题,马明哲并未正面回应,他只表示,平安从无到有、由13个人到30多万人,每一步都走上一个台阶,成立20年来他们并非顺风顺水,同样受过很多挫折,只是不为外人知而已。而不同的发展阶段带给他们不同经验,让他们在顺境逆境中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昨日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中透露,审议通过了《关于授予董事会一般授权,以配发、发行及处理不超过公司已发行H股20%的新增H股的议案》,并同意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这是否意味着提出A股融资后的中国平安,即将在港发行第二次融资计划?对此,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昨晚向记者表示,这仅是一次一般授权,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进行,且每年年报中都有此相关披露。

      不过,张子欣在3月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现场确有表示,在条件成熟时,不排除在香港等境外市场进行融资。而据有关人士透露,关于平安如何通过融资加快发展的问题,都在内部商议的过程中,有关H股增发的事项尚未走完内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