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投资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21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汽车周刊
    ■汽车资讯
    扎堆上市 车市陷入新车“红海”
    新车不是
    制胜的唯一法宝
    国内汽车金融全面回暖 菲亚特5000万欧元“涉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扎堆上市 车市陷入新车“红海”
    2008年03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琼
      2008年3月18日这一天,4家企业同时宣布新车上市或登陆中国市场。这是创下中国新车推出频率之最的一天。

      这仅仅是春节以来新车扎堆出击的一个缩影。记者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一现象将一直延续到4月中旬北京国际汽车展之前;参与者也正从合资企业、龙头企业扩展至自主品牌、弱势企业。

      是什么令中国汽车企业如此“疯狂”地推出新车,一头扎进同质化竞争的“红海”?是无奈地随波逐流还是纯自发的市场萌动?尽管不少公司高层称“这是企业根据自身研发速度、市场情况做出的决策”,其实,更多的是受激烈竞争的无形鞭子驱使的跟风之举。无怪乎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会发出如此抨击:中国汽车业存在新品过剩。

      中国汽车企业在追求做大做强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制订合理的发展轨迹呢?

      ⊙本报记者 吴琼

      

      2008年春节刚过,中国汽车企业迫不及待地展开了一场疯狂的追逐赛。

      墨斐加盟后的克莱斯勒汽车率先发力,2月中旬至3月12日连发三款新品——进口车道奇酷搏、国产车铂锐、进口车JEEP牧马人;2月28日,一汽丰田推出了1.3升和1.6升的新威驰,售价9.5万元至12.7万元;3月11日,上汽集团旗下的SUV双龙爱腾进口车正式上市;3月15日,北京奔驰-戴克宣布国产奔驰C级轿车开始销售……

      3月18日,新车扎堆上市形成了高潮。当日,四款重量级车型不约而同地在中国上市,包括上海通用的全新凯迪拉克CTS、大众汽车中国的途锐W12、广州本田的新雅阁3.5L、比亚迪F6,既有134万元的顶级进口豪华车,也有最低8.98万元的自主品牌轿车。

      但这仅仅是序幕,好戏还在后面。记者了解到,至4月中下旬举办的北京国际汽车展前,不少新车正在摩拳擦掌地准备上市。一般情况下,一旦新车型上了国家发改委的车型生产及产品准入目录,两个月左右就会上市。而第158批名单中,共有17个品牌的28款车型上榜,且以自主品牌居多。

      

      原因:销量逼人

      记者在调查和采访中发现,尽管新车上市节奏受制于各个汽车企业的研发计划、投放时期、经营策略,但销售压力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多位汽车企业高层表示,2008年的市场形势逼人,如果不及早筹划,可能无法完成全年销售目标。

      各家企业年初公布的信息显示:在三连冠后,上海通用计划继续领跑国内轿车市场,其全年销售目标定为60万辆,增长近20%;一汽大众则发誓要夺回第一宝座,亦将销量定在60万辆上,计划增长30%;上海大众计划销售59万辆;奇瑞汽车计划销售48万辆;东风日产计划销售34万辆;华晨汽车将目标锁定在33万辆;神龙汽车的目标则是27万辆,同比增长率30%;比亚迪则宣称努力向20万辆挺进,尽管其2007年销量仅为10.1万辆……

      在这些企业中,较为低调的只有华晨汽车。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告诉记者,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车价下降3%的双重压力,以及汽车排放要求提高和信贷收紧的制约下,自主品牌汽车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因此,华晨汽车将2008年定为“调整提高、优化升级”年,故而拟放慢增长步伐。

      印证祁玉民这一判断的是,2月至今整个轿车市场销售增长速度低于去年同期。记者发现,一些企业的销售目标是按照去年增速制定的,可能定得过高,因此,压力比较大。

      江淮汽车轿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先华告诉上海证券报,“从全行业情况看,在成本不断提高、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汽车企业不能依循常规途径即降价来促销,只能不断推出新车型。如此一来,大家推出新车的频率越来越快。”

      在国产新车频推的同时,国际汽车巨头们也纷纷加大了对华出口的步伐。按照目前各家企业透露的信息,约有23款进口车已“排队准备上市”。进口车集中于日本、德国、韩国、美国,约占总进口量的83.8%。国际汽车巨头们均相当看好中国进口车市场,他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的一组数据:2007年,我国进口车增速超过30%,预计2008年仍将延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一旦达成以新产品抢占市场的共识,新车的竞争也随之而来。这时,选择合适的新车上市时机,成为完成销售目标的关键一环。

      

      手法:淡季造市

      “今年新车扎堆上市特别明显,其实2007年就已经有这种苗头。”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表示,2007年以前,很少有2家企业的新车会在同一天上市。但从2007年起,新车上市“撞车”的现象时有发生。

      苏晖告诉记者,“通常来说,新车上市集中于1月份至4月份。企业这样安排,是为了解决在老车型销量下滑时完成全年销售任务这一难题。另一个集中上市期为8月份,这主要是为次年做准备。”

      与往年不同,今年新车上市更多集中于3月至4月中旬,处于春节和北京国际汽车展的间隙中。因为新车在春节前上市,会很快为外界遗忘,影响力不大;而拖到车展时上市,成功的概率较低。过去有一段时间,企业都选择在车展上发布新产品,结果车展成了新车秀,谁也无法脱颖而出。

      这方面最为失败的营销案例之一就是一汽红旗HQ3,该车在2007年车展上发布。尽管这是一汽集团力推的高端自主品牌轿车,但至今知道这款车的人依然很少。

      安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孙木子表示,车展时发布新车的效果太差,但在车展前发布、车展时亮相,既突出了新车,又赚足了眼球,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车展反而成了新车营销的保温期。

      据记者了解,上海通用汽车近一个月内将有三个品牌连续上演新车秀:继3月18日高端车凯迪拉克率先发力、四款CTS登陆中国后,雪佛兰新车将紧随而至,到4月中旬,别克品牌则将引进首款SUV车型进口车Enclave。

      不过,上海通用副总经理孙晓东并不认为这是销售压力导致的匆忙举动,“我们有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和萨博四个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负责小组,他们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做,因此,尽管从外界看,新车上市步伐较快,但实际上是早已计划好的。”

      但也有企业采取车展上亮相的营销策略。记者了解到,广州丰田的新车雅力士极可能在北京国际汽车展时上市。广州丰田副总经理冯新亚表示,大家都有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