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挑战之路
陈新华 著
新华出版社
2008年3月出版
⊙管清友
能源,国之大事也,国家经济安全之所系。能源问题纷繁复杂,克鲁格曼曾说经济学中关键的难题从不会得到重新解决,它们只会慢慢消失——在我看来,能源问题恐怕要算是这些关键的难题之一。
无论从哪方面看,陈新华博士的新书《能源改变命运——中国应对挑战之路》都是中国学者对这个关键难题的一份闪现真知灼见的分析和思考,它不但给国人提供了一个关于能源问题的全景式的图像,也让国人深刻体认能源安全的多层次含义及其政策意义。尤其全书关于能源安全的认识,对于中国政府和能源企业对外投资、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具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给我们提供了有关的最新知识。
我曾请教过陈博士,为什么把书名题定为“能源改变命运”,他的解读是“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各大经济体之间除了贸易之外最受关注的两大议题。在能源与环境方面,我国正面临着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为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命运将维系于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同样,人类的命运也是维系在如何解决能源与环境的矛盾上,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有效地应对能源与环境的挑战需要全球合作,共同来改变能源,改变命运。”的确,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都将面临着能源、环境与气候方面诸多的双向挑战:一方面,中国的崛起已经深刻影响了世界,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撬动既有的能源利益分配体系,甚至增加了能源市场的供求矛盾。而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时,人均能源消费量都会出现高增长,2005年中国人均初级能源消费量为1.32油当量吨,还远低于1870年美国和英国的人均消费水平,相当于世界同期人均水平的74%。因此今后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而目前中国已成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硫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能源消耗增长潜力很大,但严重的后果已经显现,中国应对挑战之路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减少和消除崛起过程中带给世界的负外部性问题。
另一方面,世界能源市场和全球气候变化也给中国带来巨大冲击。总体来看,中国崛起的能源成本要较其他大国更高。1973年以前,世界能源市场总体处于低油价时代,低油价是美、日等国人均能源消耗特别是石油消耗高增长的主要供给因素,也是支撑其经济高增长的主要资源基础。石油危机之后,世界进入中油价时代,这是英国、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以及日本低增长的重要原因。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世界石油市场经历了短暂的低油价周期后旋即进入了高油价周期。2001年以来,由于各国纷纷出台宽松经济政策刺激本国经济,原油需求的增加以及美伊战争的爆发使得国际油价进入上升轨道,并在今年3月份达到110美元左右的价格。这是中国与美、日等国崛起之路上不同的资源和能源背景。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如果说从前人们还怀疑气候变化的存在和破坏力的话,那么我国近年来一些地区气候异常甚至导致大面积洪涝灾害、干旱和雪灾的情况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今天,我们所探讨的能源、环境和气候问题已经不是各自独立的问题,也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能源、环境和气候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全球问题,全球能源、环境和气候问题的治理已经成为人类需要共同提供的最大的全球公共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领导人的共识,而能源领域的应对措施则是重中之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概括为七个方面,其中前三位的调整都来自能源领域。一是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二是能源结构。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与石油、天然气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高出约36%和61%。三是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是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然而,仅仅依靠能源领域来应对气候变化是不可能的。“大多数国家的能源主管部门都仅仅负责能源供应系统(生产、转化、运输和配送),而这部分只对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余的三分之二排放来自终端用能环节。终端消费数量与模式主要取决于工厂、个人、家庭和社区的消费习惯。对于能源的消耗来说,决策者不是能源部长,而是成千上万的最终能源使用者。”也就是说,即便是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节能减排“功夫在诗外”。这些专业化的公共知识对于我们当前的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崛起的能源背景决定了发展的模式和崛起道路不同于英、美、日等发达工业化国家,必须是绿色发展之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和气候安全已经成为能源安全的题中应有之意。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能源安全的概念被逐步拓宽。它包含所有的能源形式,也包含环境的兼容性和可持续性。能源安全也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能源安全的核心就是要保证随时随地都有充足的、价格合理的、在品种和质量上符合用户和环保要求的能源供应,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原动力。”实际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首先要理解能源安全的含义和目标。思想先于政策。惟其如此,我们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保障能源安全,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如何应对能源挑战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命运的话,那么从事能源领域的工作也改变了作者自己的命运。现在供职于世界著名跨国能源公司的陈新华博士是从浙江山村民办小学走出来的能源专家。本书因此还可以看作是作者在能源领域人生经历的总结。“能源维系着中国的命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命运”。他把自己拳拳爱国之心凝聚成对中国应对能源挑战的十二大建议放在本书的第一部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他为祖国母亲所砍回来的十二担薪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