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焦点
  • 5:焦点
  • 6:时事国内
  • 7:金融·证券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路演回放
  • A6:价值报告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海外·私募
  • C16:基金·人物
  •  
      2008 年 3 月 2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专栏
    香港遭遇中年困惑
    复活节给予世人的最贵重礼物
    百万中国人每天一杯英式下午茶
    美国人从此会节制信用消费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香港遭遇中年困惑
    2008年03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 涛 沈飞昊
      香港正在经历中年转型之困惑。内地通过香港这扇“窗口”看海外风景的必要性已大大下降,内地区域经济圈的形成,以及金融、服务业、物流等中心的兴起,对香港又构成较强竞争。香港经济社会未来面临重重挑战。理性来看,香港经济陷入一场持久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当年的繁荣盛宴已经结束,香港只能回归现实,寻求稳定发展之道。

      ◎杨 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经济学博士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这用在内地公众对香港的观感上,十分贴切。回想改革初期,如同清教徒追寻的“美国梦”一样,香港也代表了华人追求富足生活的梦想。虽然香港曾蒙上“文化沙漠”的恶名,但其商业文化起码对内地生活时尚的流变起过重要作用。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作为内地经济发展活力的释放“窗口”,香港获得了巨大的中介利益,同时也对内地市场体系建设亦功不可没。然而,现在看来,由于背景和文化的相近,内地改革初期引进的多是海外华人带来的资本理念,在双方合作“如鱼得水”的同时,却淡化了现代市场经济伦理,忽视资源、环保和劳动力价值,也是在此时埋下的隐患。正因为此,“港商”作为时髦词汇的时间并未长久,就一度沦为“威尼斯商人”的形象。

      当然,经济和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并不能掩盖内地公众对“东方明珠”的向往。从1985年英国女王签署归还香港的法案,到1997年正式回归,香港与内地经历了爱国主义与经济互补下的热恋期。1997年的“蜜月”开始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的“共患难”,2003年以来内地与香港都迎来新一轮繁荣周期。但与此同时,对于香港经济社会前景的困惑也在增加,这也是基于两方面的事实,一是内地通过香港这扇“窗口”看海外风景的必要性已大大下降,二是内地区域经济圈的形成,以及金融、服务业、物流等中心的兴起,对香港又构成较强竞争。当然,对内地公众来说,在人们能够自由出入香港之后,“距离美”已消失,香港的富足生活与廉价商品也不再如以前那样吸引人。因此,面对内地关注度的降低,港人自然也会产生落差感与危机感。

      制度优势与地缘优势是香港经济腾飞的两大支持因素。一方面,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香港已形成了高度自由的经济体系,包括自由贸易、自由流通、金融开放和资本自由流动等,成为“二战”后与全球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潮流下的另类,因此也在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评价体系中连续14年高居全球经济自由度之首。通过把市场经济自由放任原则在小型经济体发挥到极致,香港获得了巨大的制度活力。另一方面,香港后期的发展与内地因素密不可分。香港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是我国与西方沟通的唯一通道,国际地位由此奠定。上世纪70年代的“四小龙”阶段,香港制造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内地廉价劳动力的涌入。从1978年起,通过全面介入内地产业与资本,香港与内地共享了经济发展成果。1997年之后,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内地对香港依赖程度下降,香港开始面临衰退与转型的痛苦。自由行、QDII、CEPA和H股发行等中央的政策性因素,成为这一阶段香港信心的最大来源。

      回想1995年,美国《财富》周刊曾撰文称“香港已死”,但在经历风雨波折后,香港的活力仍然占据了上风,引领香港经济走出一个个困境。当前,香港又面临众多问题的纠缠,如与内地经济关系的微妙转变,还有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缺陷、联系汇率制度的尴尬、全面通胀压力的积累等。理性来看,香港经济未来陷入一场持久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当年的繁荣盛宴已经结束,香港只能回归现实,寻求稳定发展之道。

      人到中年,就不能再年少轻狂,不能再毫无负担地去冒险,而要以中年智慧来适应现实制约,寻求理性生活。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也是如此,这正是香港面对的中年转型之困惑。由此出发,香港经济社会未来面临的挑战,除了公认的内地贸易唯一“窗口”地位的丧失,还有其他几个方面:

      一则,香港的制度比较优势对内地的影响有所弱化。客观地说,在改革开放中,海外华人也带来了资本的残酷一面,在面对内地转型社会的弊端时,许多香港人也融入了追求眼前利益的游戏规则,丧失了专业性、公平与法治等原则。长远来看,这恰恰丧失了香港对中国现代化最具意义的另一面,即多年积累的市场效率标准与经济伦理。

      二则,香港经济结构调整远远落后,自1997年起就在谈产业转型,但迄今为止仍未摆脱靠地产业支撑的局面,经济发展更依赖于第三产业的技术低端部门。除去CEPA等中央政策因素的刺激,香港经济增长缺少知识密集的高端产业,随着东亚经济的趋同,在未来新的竞争中可能丧失基础性优势。

      三则,金融因素不确定性增加,对经济的影响更大。例如,在联系汇率下,面对当前全球形势,香港不仅有应对增长与通胀的矛盾,也有处理与人民币和美元关系的困境。再比如,香港虽然是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但也有众多与此称号不符的地方,如债券市场落后,上市公司主要是来自香港和内地等。总的来看,对于香港对内地的互补作用,转口贸易的因素会不断减弱,将来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香港能否充分发挥金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为大陆金融深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服务。

      四则,香港对中央政策的依赖性增强,而如果香港在经济方面对内地的互补作用弱化,那么基于政治因素继续对香港在资源、公用事业和农产品等方面的支持,就会逐渐遭受内地公众的质疑。这就要求香港人放下架子、摆正心态,更合理地以本地资源为内地公众服务,并且积极主动地发掘和创新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模式。

      或许,财富与激情的绚烂逐渐褪去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包容互动下,一个会回归市民社会的平和的香港,才是真正值得内地公众羡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