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5: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D133:信息披露
  • D134:信息披露
  • D135:信息披露
  • D136:信息披露
  • D137:信息披露
  • D138:信息披露
  • D139:信息披露
  • D140:信息披露
  • D141:信息披露
  • D142:信息披露
  • D143:信息披露
  • D144:信息披露
  • D145:信息披露
  • D146:信息披露
  • D147:信息披露
  • D148: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产业·公司
    徐曙光:经济型酒店泡沫已逾三成
    二手房资金监管趋于收紧
    陶瑞尔:礼来在中国更倾向于合作而非吞并
    买断菲亚特力普拉轿车 众泰“借壳”觅发展
    3G商用在即 中移动终端销售网点基本建立
    强势竞争下
    本土品牌不惧境外品牌
    塔塔将耗资20亿美元
    收购捷豹和路虎
    长白山机场
    将于7月投入运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徐曙光:经济型酒店泡沫已逾三成
    2008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索佩敏
      ⊙本报记者 索佩敏

      

      随着国内经济型酒店第一品牌如家(HMIN.Nasdaq)公布2007年四季报出现亏损,有关经济型酒店行业出现泡沫也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昨日,国内排名前列的经济型酒店格林豪泰董事长兼CEO徐曙光在上海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泡沫已经达到三成以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经济型酒店的扩张抬高了物业成本,而目前进入该行业的很多投资者是短期投资,也推动了泡沫的产生。

      据国家旅游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经济型酒店由于性价比比较高而越来越多的受到旅客青睐。而随着如家2006年10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受到追捧,经济型酒店一时也成为中国酒店业新兴的投资方向。

      徐曙光认为,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型酒店投资热潮中,主要有两类投资者,一类是短期投机,希望做大上市或转手套现,另一类则是希望在这一行业长期发展。由于目前业内有相当一批人认为经济型酒店是一个高出租率、高经营利润率和高投资回报率的“三高”产业。因而,各方风险资本包括民间热钱一度争相进入这一市场。而大量的短期投资者希望尽快扩大酒店连锁规模,急于获得物业,因此也加速了经济型酒店物业成本的上涨。

      徐曙光表示,经济型酒店的各类成本都是相对固定的,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物业成本。如果把酒店物业作为一项地产投资来看,由于酒店业的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酒店的经营管理,因此属于高风险行业,一些地产物业在作为酒店使用时,其价格应该偏低。但是前两年,尤其是在2007年,很多经济型酒店不计成本去“抢楼”,很多在一线城市的物业成本,超过了目前合理水平的三成到五成。

      徐曙光透露,2007年,南方一些大城市的经济型酒店物业成本被炒得很高,而到2008年,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控下,开始趋于理性,酒店物业的租赁价格也同期下降。以同样开50家店为计算单位,2007年,酒店物业租赁成本达到甚至高于1.75元/㎡/天,而现在的市场价格基本在1.25元/㎡/天以下,以单店物业为5000㎡,10年租赁期计,10年内的物业成本相差就达到4.5625亿元。而目前已经出现一些连锁酒店无法消化前期“抢楼”带来的高昂成本,资金链出现问题,一些装修了一半的酒店物业正寻求脱手。

      对于目前部分经济型酒店争夺物业资源而抬高成本,徐曙光认为应该将发展的目光从争夺市场上一些非酒店物业,转向现有老酒店的物业改造,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物业资源利用效率。

      徐曙光透露,目前中国有30多万家酒店物业,而这些酒店中相当部分的平均出租率只有在50%左右,它们可以成为经济型酒店开发的酒店物业。不过他也承认,目前有部分品牌不愿意投资老酒店物业。“因为很多老酒店的产权、债权关系比较复杂,加上需要安置人员,因此获得物业的步骤比较复杂,时间也比较长。而很多品牌为了快速扩张,宁愿选择投资行业以外的新物业。”

      格林豪泰计划赴美上市

      格林豪泰董事长兼CEO徐曙光昨日透露,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希望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他进一步透露,公司自成立之初就是按照上市公司的模式来操作,未来希望能够在美国上市。

      徐曙光表承认,目前格林豪泰正在与一些国际一流的投资公司和酒店公司接触,希望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管理能够起到提高作用。他拒绝透露接触的具体公司名称,但表示不希望引入风投。“因为风投一般要求所投的公司尽快上市尽快套现。”

      他同时表示,公司也正在积极准备上市,由于格林豪泰是由美国太平洋之家(APH)公司和统一投资集团等若干跨国集团股东联手创立的一家美资国际连锁酒店集团,因此上市的地点将是美国。

      截至2008年2月,格林豪泰拥有酒店数(包括签约、在建和已开业酒店)超过220家,开业酒店有72家。徐曙光表示,到2008年底,预计公司拥有的酒店数量将有望达到4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