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从东京乘坐日本新干线到京都去访问。当时他说了一句:“像风一样快,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29年后,中国铁路在10年内第六次大提速,列车最高时速达到了250公里,中国铁路走进“风”时代。
这六次提速,前五次都是量变,第六次却有了质变的内涵。从技术角度来讲,在时速200、250公里的条件下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复杂程度,与之前在普通速度下是完全不一样的。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组。动车组技术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
动车组的出现是对传统铁路运输观念的颠覆。只有突破了原有的框框,颠覆了对现在已经不适用的假设,才可能有动车组突破性的高速。传统观念认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列火车能够跑多快,取决于车头的牵引力。但是动车组就完全不一样了。动车组的高速,来自车厢本身具有的动力,而不仅仅是靠机车的牵引。
在企业管理上,在对员工,特别是对知识工作者的激励上,我们能从动车组的高速运行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真正想让企业跑得快,不仅要靠管理层这个动力十足的“机车”,还要想办法让企业的每个“车厢”变成“动车”,使整个列车成为有着强劲动力的“动车组”。这种思路,实际上在企业中早就在使用了。联想战略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中,用了“大发动机”和“小发动机”的比喻,与动车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根据联想“大发动机”和“小发动机”的说法,班子一把手是大发动机,其他成员是小发动机。小发动机不同于齿轮,它们的区别在于:齿轮是靠别的动力带动的,而小发动机则自己有动力。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企业班子中的每个成员、每个员工都要自己有“动力”,成为企业的“小发动机”,而不要都靠一把手这个“大发动机”拉着跑。
如果我们要想激励员工,特别是激励知识员工,也就是德鲁克所说的“知识工作者”,就要想办法让知识工作者内部的这个发动机点燃起来,让每个知识工作者都成为“动车”,也只有这样,知识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
那么,如何才能让知识工作者内部的发动机“点燃”起来呢?
以创新著称的美国3M公司,为了保护知识工作者的创造性,推行了著名的“15%”原则,即员工可以拿出15%的工作时间从事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而不必得到公司的许可。在这种制度下,员工们根据兴趣和直觉从事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得到自由发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联想集团提出的是“小马拉大车”的用人原则。不管才大才小,你有十分之才,我就交给你十二分重担,使员工获得略大于自身能力的舞台。结果,“小马”感受到集团的信任,自己为自己定下高标准,尽力展示自己的才能,迅速成长为“大马”。
福特公司在削减管理层后,把部分管理工作“授权”给员工。根据知识工作者注重独立性、自主性的特点,企业一方面根据任务需要充分授权,允许员工自主制定他们自认是最好的工作方法,而不给予过细的指导和监督,更不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发布指令;另一方面,企业为知识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提供所需资金、物资及人力支持,保证其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上述这些对待知识工作者的方法,似乎都与传统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迥然相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采用不同于管理体力劳动者的方法来点燃知识工作者自身内部的“发动机”,尽力使每个知识工作者在企业为之搭建的舞台上大显身手。显然他们都意识到,对待知识工作者,传统管理所成立的假设现在都站不住脚了。
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这样说:21世纪的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与今天普遍接受的和认为成功的事情格格不入,并且截然不同。比如说,有一个假设认为,为组织工作的人是组织的雇员,全天工作,组织是他们生计和事业的依靠。另一个假设认为,为组织工作的人是组织的下属。实际上,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要么什么技能也没有,要么只掌握初级的技能,组织要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末期,当这些假设第一次出现时,它们非常符合事实,因而被认为是正确的假设。今天,它们都不再站得住脚。
管理不是“管理”人,管理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
德鲁克的这些话,为我们深入了解知识工作者、深入思考如何“管理”知识工作者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要摸索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首先要对那些已经过时的、关于“管理”知识工作者的基本假设来一个彻底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