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着力稳定股市和楼市,促进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这是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提出的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观点。
这当然是得民心的。股票市场从6124点下跌至今,已经有超过40%的幅度,离“腰斩”已是一步之遥。稳定股市,乃是千百万股民的期盼。楼市呢,虽说前些日子“跌声”四起,但最近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披露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年底一些地区房价虽然出现了小幅下跌趋势,但只是房地产市场的一次短期调整,2008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将继续平衡。看来,没有经过大跌的楼市,其“企稳”或许相对容易一些。
这不是书生的一厢情愿。楼市之“稳”,时下在房地产业已经形成共识。虽然今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不同往常的表现,引发对楼市走向的争论鹊起,但在众多知名房地产上市公司新近发布的2007年年报中,决定在2008年念起“稳”字诀的不在少数。如,万科将2008年的主题词确定为“虑远积厚,守正筑坚”,招商地产的主题是“精耕细作,稳步发展”等等
他们为什么众口一词地唱起“稳字经”?据说,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环境今年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楼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前景依然不明朗。凡此种种,使他们从“骨子”里看到,“稳”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必然。
那么,股市能“稳”否?似乎还是见仁见智。前些日子,上证综指在大跌到3500点后稍微出现反弹,但人们对股市能否在3500点一带稳住,却心存疑窦。从报纸上看到,大多数券商的研究人员表现颇为谨慎,认为大盘探明底部还需要一段时间,况且,底部的形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很难判断什么位置是底部,只能说现在的位置是个底位区间。如果长线投资的话,收益肯定比风险要大。另有一些人则认为,真正的底可能还没有出现。在央行信贷还没有出现放宽的迹象的前提下,市场很可能维持震荡格局,还会不断寻底。股市要真正“稳”住,必须是大家所担心的问题都消除掉。比如,管理层能有效地控制以圈钱为目的的恶意融资,能否对大小非的减持参照海外成熟市场的做法立规,倘若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或许比出台降印花税政策还要管用。等等,等等一言以蔽之,对股市之“稳”,心中还是没有底。
虽然心中没有底,但为股市之“稳”建言立论者,还是不少。华生先生在去年股市特别红火时是一位“冷面人”,但他最近却认为,政府在市场发展中一直承担着重要角色,在现在股市大落的情况下,政府不应袖手旁观。现在适当政策干预是适时和必要的。对于干预政策的选择,华生还开了“药方”,包括大幅调减印花税、市场融资的适当控制、给大小非减持开辟机构接筹的渠道等一系列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政策的措施应陆续出台。不管是何种“药方”,真正决定股市能否“稳”的,是供求关系的平衡。要从战略角度考虑一个可对应巨大供给的需求政策,促进需求和供给的战略平衡。从供给方看,首先,在大小非解禁不可避免的前提下,要想办法控制这类存量供给的增速,特别是解禁的国家股减持,要尽可能严格控制。同时,要减缓增量供给,适当放慢IPO节奏、严格控制再融资速度,给市场以明确信号。供大于求,再有能耐也是“稳”不了的。
谢伏瞻在讲到要着力稳定股市和楼市,促进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时,还特别提到,“要处理好保持实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与虚拟经济的健康稳定之间的关系”。我以为,这又是很有见地之语。股市可以归入虚拟经济一列。由于虚拟经济的基础是资产化产品,这种产品的定价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预期和心理,区别于实体经济的成本定价方式。而所谓预期和心理,说到底就是信心。股市是信心经济的关键。股市走熊对实体经济的波及,首当其冲的是金融业。由此观之,股市之“稳”,要把提升信心做实,而不是空喊几句口号。股市楼市,宜分而“稳”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