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珠三角地区,前段时间以来出现了大量企业开始转厂外迁甚至倒闭的趋势,部分产业濒临凋零。
这些企业外迁、倒闭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原因?记者在对珠三角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后发现,部分企业倒闭、外迁,是企业成本上升、优胜劣汰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必然过程。
扩张性外迁
——外迁的主要形式
台达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三年前,这家位于广东东莞的企业开始将部分制造车间转移至湖南省等内陆地区。企业制造总经理黄陆坤告诉记者,受资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还将陆续在内地设立更多分厂。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国内部分地区逐渐拉开。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是迫使一些企业外迁寻求发展空间的主要原因。
“从迁往地区看,主要包括向国内其他地区迁移和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迁移。具体而言是向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用工等成本更低或政策更优惠的其他地区迁移。”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梁伟浩说。
广东省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深圳市共有119家企业已经或计划外迁,但涉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0.95%,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无一外迁。
“相关数据表明,倒闭和外迁的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其工业增加值较少,数量和产值占比并不大。”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钟健辉说,“其实称外迁的说法并不准确,很多企业属于扩张性外迁。”钟健辉认为,目前,广东企业外迁主要包括适应性外迁(即企业整体外迁)和扩张性外迁(即包括管理、研发、营销、财务中心等部门的企业总部仍在当地,而将部分生产能力外迁),并以扩张性外迁为主。
腾笼换鸟
——企业外迁的真实用意
企业成本增加在给珠三角地区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迫使企业淘汰和转移落后产能,寻求更多的技术变革——这个被企业比喻为“腾笼换鸟”的阵痛过程,其最终结果是让有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终将有利于企业以及整个国家产业链的结构升级。
“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转移是个正常现象,这种转移表明珠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的制造业在进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较快,这种趋势应该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来得更猛才对。”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如果十几年过去了,珠三角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不外迁,那就表明珠三角经济没有进步。
外贸专家指出,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后,必然要经历一个升级的过程。产业的梯度转移可使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更广阔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加工环节会有选择地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达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从结果上看,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不仅没有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反而促使其产业向更高的价值链转移,有效地增强了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