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传媒的热闹,容易给人一个错误印象,似乎西方人很舍得为社交花钱。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西方人的“小气”行为,才是处处可见。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需要与西人打交道,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与心理准备,会很容易把对方的习惯性的“小气”误会成轻慢,从而引发不愉快。
细小的例子俯拾皆是,罗列几个,或许能有助于消除日常社交中的一些小误会。同时,也可吸取一些可取之处。接轨和省钱,一举两得。
例子之一:一个德国朋友在结婚前,会列一个采购单子,上面写有所需要的东西,并分发给亲朋好友。收到单子的人,可根据自己与新人的关系及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自己愿意奉送的礼品。没有收到采购清单的人,可酌情表达心意。一张夹五十欧元的贺卡,便可算一份很不错的贺礼了。没有受邀参加婚礼的人,则可凑份子随喜。
例子之二:有一个年届不惑之年的美国朋友迎来了生日,他的父母给他汇了一张一百美元的支票庆生。这几天,让他幸福得有点头疼的问题是,如何花掉这一百美元呢?如此郑重其事,让人觉得他是否从未拥有过一百美元?赠其支票的老父是个年过七旬且已经退休的工程师。而这位美国人是做保险咨询的,自认是个普通的中产阶级。一年到头,总要做一两回捐钱捐物的事情。
形成对照的是,国内有些并不宽裕的书生,迫于某种看不见的压力,会不得已花些礼钱。碰到了自己的日子,也会随行就市地请同学们吃喝。一顿饭下来,花去了近千元,但收获的一些礼品多是自己不感兴趣或用不着的。这一切使得他除了在生活多了一些困难之外,还有一些罪错感。
当然,还有数不清的例子。这些例子犹如一个个碎片,连缀起来,显示了这样一幅文化图象:在这个社会里,是认真的工作态度而不是吃喝,才构筑起良好的商业关系基础;谈吐和阅历,才是更重要的个人名片,惟有依附于真才实学和正确的市场定位,才有意义;美满姻缘,不应该给他人带来负担,这样得到的祝福才最真诚;懂得感恩的人,也懂得如何回馈社会,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得到,而在于奉献。
我国百姓素来也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当“礼”这个东西被物化之后,“人情”也随之被物化了。于是,在我们的一些风俗习惯里,颇有一些东西,本是人们所不情愿和不欢迎的,却顽强地寄生在社会文明的体系里。
移风易俗的勇士,历代都有。量力而为,节俭办事,古老的价值观在复苏,随着环保风气的盛行,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把“小即是美”作为口头禅,作为俭省的大方借口,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