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欲振乏力,“救市”呼声不绝于耳。在“政府不该救市”的所谓市场化信条之下,人们不仅无视美国正在启动的大规模救市行动,而且忘记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温故而知新,此时回顾1987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一”,有助于人们理解现代政府与华尔街真正的市场共识。
在“黑色星期一”之前,股市就像“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前一样平静,头条新闻是里根夫人到医院做乳腺癌手术。格林斯潘在周一晨会后登机飞往达拉斯,次日有他的演讲。据说在这次晨会中,美联储班子和各地央行的行长们已经有所警觉,会议记录显示曾经讨论了降低利率和注入流动性等应急措施。下午四点,格林斯潘在达拉斯走下飞机,一个惊慌失措的美联储官员告诉他,股市以暴跌508点收盘,格林斯潘当时一愣,立刻取消了预定的演讲,返身登机飞回华盛顿,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次日开盘前一个小时,格林斯潘发表了如下简要声明:“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据其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今天重申它时刻准备着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以支撑经济和金融系统”。
但是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之下,投资人已经失去理性,上午股市继续狂跌,市场上流传的只有“恐慌”二字,恐慌像瘟疫一样在全球蔓延:东京股市跌15%,伦敦下跌10.8%,巴黎下跌9.7%,悉尼下跌25%,新加坡下跌20%,香港恒生指数在下跌300点后停止交易4天(10月26日再开盘当日直落1120点跌到2241点,合计跌幅超过三分之一,跌幅和过去几个月惊人相似,只是少一个零)。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性暴跌,市值损失高达一万四千多亿美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损失的三倍以上。在美国本土,第二次冲击波来自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在开市不久即宣布停市,红色警报发出,72小时内决定是否破产。大陆伊利诺银行也发出了红色警报,等待着72小时的命运裁决。后来是美联储紧急注入流动性,帮助它们走出了危机。
10月20日中午12点半,奇迹发生了,蓝筹股中17只股票的看涨期权(Call Option)有人大量买进,道琼斯指数随后企稳回升,指数期货合约也开始放量交易,紧接着,股票交易量放大了,主要交易所的指数都开始回升。至今也没人追究当时究竟是谁在干预期权期货市场,可以肯定地说,这些神秘买家不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因为就在20日当天,高盛和所罗门兄弟公司等投资银行联名申请停市,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菲兰(Phelan)20日中午前还代表它们与财政部部长詹姆斯·贝克(James. Baker)通话,讨论是否请总统出面宣布紧急休市。财长贝克拒绝了菲兰的请求,并且上电视解读国民经济的基本面如何健康,解读里根总统的经济政策将一如既往,呼吁股市恢复信心等等。
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过去了,事后人们对这次股市劫难的分析虽然很多,大家公认的结论却只有一个:是计算机惹的祸。在1982年到1987年的五年时间内,股市的大幅上扬抬高了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股息率从6.2%下降到2.4%,市净率从1倍上升到2.7倍,市盈率从7.5倍上升到22.5倍。但在1987年以后,美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很快又超过了这些当时看来严重高估的数字。计算机交易的普及使华尔街变懒了,经理们在输入许多止损单(Stop Loss Order)后就去打高尔夫了,结果在股市的恐慌性抛售发生后,不断有预先设定的机构止损单被启动,计算机开始变得比投资人更加疯狂。由于谁都不知道哪里来的抛压,投资人的恐慌被计算机的疯狂抛售加剧了,由此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股市浩劫。
这个事件说明:在股市中永远存在着三种力量的博弈,分别来自于资金动态、市场情绪和基本面。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为了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必须有格林斯潘式的专业化政策调控,随时准备“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使金融体系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国内理论界流行的“三不”论是一种危险的误导,不仅缺乏理论的常识,而且缺乏历史的常识,本质上是排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排斥虚拟经济的客观存在。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从市场化到证券化的转轨,性质和过去三十年从计划化到市场化的转轨一样,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是大国崛起的基石。当今世界,虚拟经济已经超越实体经济成为经济生活的主流形态,我们都要适应这一历史潮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