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行上周末发布年报,整个银行板块2007年业绩迎来完美收官。据东莞证券统计显示,2007年上市银行平均增速明显高于整体上市公司水平,十四家银行实现净利润2809.61亿元,同比增长57.86%。
其中,4家大型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51.05%,7家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00.41%,3家城商行净利润同比增长54.61%。尽管具体来说,各家银行相对“有快有慢”,但银行业整体显然又迎来丰收一年。
不过细分之下,驱动中型银行、大型银行和城商行的具体驱动因素又各不相同。例如对去年增幅最大的中型银行,据国金证券分析,其36.8%来自于规模增长的因素,拨备下降的因素则占到24.4%,再有就是净息差的扩大,为13.8%。
大型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则首要来自净息差扩大,约为40.6%,其次则是规模增长因素(24.4%)和成本收入比下降因素(18.8%);而城商行的业绩贡献因素先后源于规模增长、净息差扩大和税收因素。
构成上市银行2007年业绩超预期增长的两大共同动能主要是规模增长和净息差的扩大:其中前者得益于中国经济良好的增长势头,后者则得益于资本市场的爆炸式增长和宏观调控。
由于持续的外贸顺差和投资驱动,2007年中国的银行体系享受了资金来源(流动性充裕)与资金需求(宏观经济强劲增长)的双重受益。银行业全年新增贷款3.6万亿,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增长则进一步大幅高于贷款增长。
与此同时,经由资本市场火爆引发的存款活期化,和为应对央行六次加息而所做的贷款中长期化调整,银行业在负债成本上升的同时,资产收益率则获得了更高的提升,银行的净利差水平普遍在调控的大背景下“不降反升”,从而对业绩带来正面影响。
对于中型银行来说,安信证券进而指出,由于其拨备覆盖水平普遍较高,进一步计提的压力降低,因而进入“拨备反哺利润”阶段,拨备对业绩产生正贡献。国金证券的研究亦表明,拨备成为中型银行去年业绩增长的第二大驱动因子。
而对于被各家银行普遍宣传强调的中间业务收入尽管去年同比获大幅增长,半数以上的银行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增速超过 100%,但却未成为主要因素。因其与全部收入占比的比重则仍相对较低,最高不超过19%。
同时,分析各家银行年报显示,营业收入增加并没有造成成本费用的同比例增长,大部分银行的成本收入比都有所下降,但成本收入比下降只是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