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环球财讯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产业调查
  • B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1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尽快完善市场制度 治理股市大起大落
    应治理大机构
    借趋势投资掳财惑市
    平抑市场非理性波动四大对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应治理大机构借趋势投资掳财惑市
    2008年04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亚夫                                                

      

      近日,有分析文章呼吁,股市切忌非理性恐慌。在中国经济一季度仍保持10%以上增长的情况下,在经济基本面虽然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情况下,这样的呼吁有一定基本面支持。

      问题是谁在制造非理性恐慌,用什么方法制造了非理性恐慌,而非理性恐慌的结果又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如果找到那些麻烦制造者,并对他们的行为加以规范,也许对这个市场的平稳运行会有帮助。

      那么,谁是非理性恐慌的制造者呢?其实不难找,只要看看现在谁在抛售就可以了。显然,在市场暴跌到如此地步的时候,还有能力、有筹码进行大笔抛售的,除了机构,很少有社会公众投资人愿意在这个位置上“割肉”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机构比如一些公募基金为什么现在还要这么做。一个可悲的理由是,趋势所致。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包括一些公募基金也在依照“趋势投资”的丛林法则,在市场上进行助涨杀跌的博弈游戏。

      机构投资者,尤其是这两年大力培养的公募基金,本来应该是价值投资的典范,是市场的稳定器,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并给予市场有正确引导和信心的中坚力量。而事实又怎样呢?

      首先看去年5·30前后,正是一些大机构利用募集而来的雄厚资金,并以价值投资的名义,大力推介蓝筹股,把股指推升到6000点以上。与此同时,还配合一些超大型蓝筹股以高市盈率上市,把市场带到了高风险区域。

      而自去年10月起,在赚了翻倍甚至几倍的利润之后,也正是这些大机构,开始逐步向社会公众投资人派发筹码,并利用国内外一些其实早已存在的经济不确定性,大做文章,翻手做空,把市场打到非理性恐慌地步。

      本来应该以价值投资来引导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背弃其理念,成为“趋势投资”的中坚力量,成为市场大鳄。这么做图的是什么?实际效果又是什么?

      大家看得明白,当所谓趋势上涨时他们是助涨,趋势下跌时他们是助跌。其结果是,助涨时极力拉抬,赚社会公众投资人的现金;助跌时极力打压,赚社会公众投资人的筹码。这便是股市恶庄的丛林法则。

      不幸的是,这两年着力培养的机构投资者,不仅没有以价值投资来抗衡恶庄的作为,反而沾染了一些恶庄的习气。何以见得?不用看别的记录,只要看看去年机构的盈利数据,就清楚了。如果不按丛林法则来操作,怎么能获得暴利?而任何暴利的获得,都与不轨行为有关,这是铁的规律。

      沪深股市自创设以来,由于制度结构不合理,市场扭曲,一直是趋势投资主宰着市场,是大投机家的乐园,一直摆脱不了投机市的阴影。本来,发展以公募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是要以价值投资来制衡趋势投资,以机构投资来制衡少数大户资金的过度投机,以平抑市场的非理性暴涨暴跌。

      但这一年多来的市场走势,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机构的表现,是让社会公众投资人难以理解的。尤其是现在,在市场气氛日趋恐慌的情况下,在非理性行为有蔓延趋势的情况下,一些机构的做法特别是那些以趋势投资来忽悠市场的持续杀跌行为,是很值得怀疑的。

      现在,趋势投资者再度发威。其图谋很清楚,就是凭借其手中的资金与筹码,往下极力打压,在尽可能低的位置,从已经或濒临亏损的社会公众投资人手中,掳掠尽可能多的筹码,以图下一轮暴涨时,再获取暴利。所谓跌势赚筹码,正是一些恶庄的主要作业方式。

      在这样的时候,如果那些仍然以价值投资为立身之本的机构投资者,比如一些公募基金还不有所作为,或者反过来与市场恶庄同谋,共同打压市场,那么不仅违背了当初培养价值投资者的初衷,而且也将给市场制造更大麻烦,形成杀伤力更强的冲击。这是很值得预警的问题。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以价值投资为宗旨的机构投资者,而不是投机十足的趋势投资者,在目前市况下,如果不从大局出发,用自己的行动制止趋势投机者对市场、对社会的过度掳掠,那么这个市场就很难走上价值投资的正途。

      而从股市治理的角度看,现在只有对那些利用趋势投资的幌子对市场进行恶意打压和操弄的行为,依法、依规加以治理,才能稳定投资者预期,使市场回归理性运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