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专版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路演回放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视点
  • T4:艺术财经·视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海外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2008年(第十届)北京国际车展特刊
  • B6:2008年(第十届)北京国际车展特刊
  • B7:2008年(第十届)北京国际车展特刊
  • B8:2008年(第十届)北京国际车展特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18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6版:艺术财经·收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6版:艺术财经·收藏
    “笔耕农人”:千张古宣偶得记
    如何做足竞拍准备?
    书画“摹古”造假法之
    “仿制”型成品辨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笔耕农人”:千张古宣偶得记
    2008年04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海龙
      古宣纸封签
      ⊙张海龙

      

      程焱,自称“笔耕农人”,出生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从小就住在大明宫含元殿附近。也许是小时候的耳濡目染,让程焱与收藏结了一段不解之缘。

      在程焱诸多的收藏里,最看重的是一批清朝年间的古宣纸: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代都有,整整几大只纸箱。

      说起古宣纸,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曾有“纸寿千年,墨润万变”之誉。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场曾出现过一叠清代宣纸,拍卖价格从几千元拍至上万元不等;2006年,10张清代丈二匹旧宣纸拍出了3.63万元;而49张清代金绘龙纹宫纸在2003年拍出了26万元的高价。在不少拍卖会上,一些古色古香、印有暗花或格纹的笺纸,常常受到收藏家们追捧。按照目前的行情看,程焱的这笔收藏可谓印了“有纸乃大”那句话。

      与古宣纸结缘 得来全不费功夫

      程焱是文人,与纸天然有缘,这些古宣纸的得来被他看作是一种天作之合。

      据程焱讲述,古宣纸来自青海草原上一个牧民家里。牧民的爷爷从前在一座地处偏僻的寺院里做事。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大住持圆寂之后,牧民的爷爷离开寺院,开始了牧人生活,寺院送给他一批生活用品,里头就有这批纸。这些纸在寺院里的主要用途,是抄经画、描唐卡,放在家里没大的用场,就锁在三个旧樟木箱子里,堆在角落处。

      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当时自称“笔耕农人”的程焱恰好住在兰州,机缘巧合地结识了这个牧人朋友。有一次,牧人朋友告诉他说:“房子太破了,想翻建一下,能不能先借上几万块钱。”程焱没说二话,就借给这个牧民几万块钱。隔了些日子,牧人朋友拿来三叠古宣纸,每叠四张,都是四尺宣,封签上写着“密州贡宣”、“内务府造办处监制”。牧人朋友说是家里还有三箱子这东西,反正是纸,不值钱的,就都送给了他。

      几个月后,北京来了个有名的画家,他托朋友把画家请到家里来,请画家在那四尺古宣上给自己画幅画。这一画不要紧,那画家一看见纸眼睛都亮了,看了半天也不敢落笔,四尺的一幅画,足足画了两天,名为《禅语空山远》。画家画完,自己欣赏了半天,说:“从来没画过这么好看的画,真是好纸啊,一万块钱也买不上这么一张古宣纸。”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程焱又请画家在普通的红星四尺宣上画了一幅《坐看云起时》。这次,画家三个小时即完成,两幅画对比一看,感觉真是大大不同。程焱把剩下的三张古宣纸都送给了画家,画家大喜,说一张足够,并马上又画了一幅册页赠给程焱,以示谢意。

      特殊收藏价值彰显百倍增值

      古宣纸的意外获得,使得程焱尤为珍惜。光阴流转,程焱查阅了有关古宣纸收藏的大量资料,越查越觉得古宣纸的珍贵。一来是收藏古宣纸的人本来就少,二来是一直没有专门的防护设备来保存古宣纸,虽“纸寿千年”,但如何保存也是难题。而由于程焱地处西北内陆腹地,气候干燥,反倒成为保存古宣纸的有利条件。

      与一般意义上的收藏品不同,宣纸的收藏不仅体现在藏品自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上,更反衬出其独特的使用价值上。这种使用价值,随着收藏时间的延长,往往以书法绘画为载体流传于世,而纯粹以文房清玩的形式收藏至今日的纸品并不多。可以说,传世的宣纸精品往往是在寓藏于用之中得以保存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酷爱诗画,曾特制“澄心堂纸”,十分精美,自南唐以后代代视为珍品,身价百倍。

      据专家分析,目前市场上,清朝康乾年代以前的名宣已基本绝迹,这几年在拍卖会的预展上偶尔能见到的宣纸大都是晚清及民国年间的产品,其价格也多为每张万元或数万元。

      宣纸收藏一直是一个冷门,不过受大环境的影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宣纸收藏和交易逐步启动,而且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不仅清朝、民国年间的名宣卖出了“天价”,建国后及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宣纸精品价格也扶摇直上。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的前身——安徽泾县宣纸厂上世纪七十年代为国画大师李可染定制的“师牛堂”纸,目前已达到了每刀10万元以上的价位,平均每张纸的价格在1000元以上。而在收藏市场上,即使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普通宣纸,增值幅度也已达近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