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证券
  • 7:时事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周刊7
  • C8:基金周刊8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营销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周刊15
  • C16:基金周刊16
  •  
      2008 年 4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上证研究院
    工资上涨会压垮中国这座“世界工厂”吗
    股市:为谁支付高昂的
    道德与信誉代价
    劳动力成本优势仍是中国长期比较优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为谁支付高昂的道德与信誉代价
    2008年04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股市:为谁支付高昂的

      道德与信誉代价

      ⊙亚夫

      

      最近这段时间,沪深股市遭遇了耐人寻味的持续打压,不仅每天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也在付出高昂的社会道德代价与信誉代价。尤其对那些背离价值投资创设原则的机构投资者来说,这种道德与信誉代价,不仅是无形的、难计成本的,对社会的伤害也是深广的、看不见的。

      先看一组数据。

      据央视报道,4月18日沪市第一权重股中国石油在苦撑了15个交易日之后,跌破发行价。当日沪综指下跌近4%,并以11.4%的下跌,创11年来最大单周跌幅。而据统计,25只偏股型A股基金一季度末大幅减仓,仓位从去年末的83.3%减至75.88%。

      与此同时, 一季度共有851亿美元短期资本从境外流入。目前,QFII在排队等待新增200亿美元额度的入场资格。另外,据监管部门信息,一季度基金净申购超过310亿元,而赎回情况并非如传言所述。现在,如果我们从2006年1月沪市第一个交易日1163点算起,到去年10月6100多点,再到目前,两市涨幅抹去60%。

      央视的报道,未加一字评论。但这组数据的含义,是很明白的。第一、股市持续急速下跌,与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大机构持续抛售有关;第二、在此过程中,基金净申购超过赎回量,表明仍有公众在购买基金进入市场,赎回不是抛售理由;第三,在去年10月接近6000点时还在推高股指的大机构,到目前接近3000点的点位却还在抛售,其不到半年时间的态度骤变值得怀疑。

      在做进一步分析之前,先讲一段历史。16世纪末,荷兰商人巴伦支带着18名船员与一船货物受困北极孤岛,他们苦熬了8个月寒冬,没动托运人的一丝货物,而是用甲板作燃料,靠打猎求生,以牺牲8个人的生命为代价,坚持了“诚信比生命更重要” 的商业理念。冬去春来,他们最终有幸把货物送到了委托人手中。

      荷兰人由此赢得了世界声誉。荷兰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在遇险的情况下,有理由用别人托运的货物来度过那段日子,挽救船员性命,因为那批货物里就有衣物与药品。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承诺,一种信誉,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维系商业社会交易秩序的基础。

      所谓“人无信不立”,这是中国古训,也是做人的起码道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原则与基本的商业运作理念。这两年,为了培养以价值投资为信念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对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公募基金及相关机构有很高期待。而不少新成立的机构投资者,也是对社会有这样承诺的。

      但实际情况又怎样呢?从不少机构这一年多来的盈利记录与交易记录看,其中有一些并没有成为价值投资的表率,并没有成为抑制过度投机、保持市场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并没有成为抗衡趋势投资者恶意炒作的主力;相反,他们也是短进短出、助涨杀跌,成了又一股更为可怕的趋势投机力量。甚至到目前为止,在市场已步入非理性状态的情况下,还在凶猛杀跌。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背信弃义、背离自己的创设原则,在短短几个月内就颠倒了自己的理念,在市场上翻云覆雨,加剧股市的不正常波动呢?因为上涨时可以赚取社会公众投资人的钱,下跌时又能赚到公众投资人的筹码。因为像恶庄那样,在二级市场上来回倒腾,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暴敛财富。

      从去年情况看,机构投资者如此作为,确实也赚了很多,个别人还顺带一串老鼠仓,在短时间内发了大财,实现了一生的财务自由。但这么做的结果是,社会公众投资人被侵害了,机构的商业信誉被损毁了,证券行业的信用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共道德被玷污了。就像毁坏自然环境一样,机构的助涨杀跌、过度投机,毁坏的是整个社会信用与道德环境。

      由此想到80多年前,中国金融市场也曾出现过大投机家的恶搞做法,结果造成了极大混乱。如今虽然今昔两重天,但殷鉴不远。恶庄哄抬与打压市场的把戏,居然还能流行,恶庄魅影居然不散,得不到禁止,真不知是谁的悲哀。而这样的市场,不出现非理性暴涨暴跌才怪呢。

      市场运行至此,已陷入估值塌陷、自身机制失灵的困顿之中,再不对操弄市场的不端行为加以治理,那么对社会的伤害将是难以估量的,尤其是道德与信誉的伤害,将会遗患大局,也会在历史上留下抹不去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