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证券
  • 7:时事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周刊7
  • C8:基金周刊8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营销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周刊15
  • C16:基金周刊16
  •  
      2008 年 4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A股已实现价值回归
    “零赔付”解约
    没有代表性
    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可减小股市波动
    七论通胀无牛市
    中国失去出口,经济将会怎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A股已实现价值回归
    2008年04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魏巍
      ⊙魏巍

      

      4月18日,上证指数下跌128点后报收于3094点。这样,上周上证指数在四阴一阳的走势下暴跌11.4%,创下自1996年以来近11年来最大单周跌幅。值得关注的是,4月18日上午,中国石油也破发了。

      在中国太保、中海集运、中煤能源相继破发后,中石油的破发几乎成为市场的共识,但是,没有想到它破发时竟如此脆弱,几乎没有经过像样的抵抗就“束手就擒”。

      4月18日,继南京高科跌破净资产之后,长春经开、湖北金环、华银电力、皖能电力、皖维高新等一批股票的价格跌破了净资产。如果说A股跌破发行价意味着股市融资功能面临丧失的危险,那么,A股跌破净资产则意味着对价值投资理念的颠覆。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国股市并不缺资金,真正缺的是信心。从紫金矿业、鱼跃医疗和金钼股份发行时冻结的资金额来看,目前依然有约2.5万亿-3万亿元资金囤积在一级市场。而屡屡涌现出来的抄底资金也显示出资金的充盈。关键是信心,股市的持续下跌已经导致市场信心涣散。

      其实,中国股市远没有那么悲观,投资者应该重新找回信心,否则,一旦大盘反转,就可能面临踏空危险。应该认识到,中国股市正在回归其固有价值。

      第一,A股与H股股价差距日益缩小,甚至出现了倒挂。数据显示,A股的中国平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和交通银行的A股股价已经与H倒挂。不少股票的价值已经“超量”回归。实际上,A股股价与H股股价之间即使存在一定差价也是合理的,因为A股具有的投资价值和H股不同,H股就像是A股的影子,即便有投资人将H股全部买下,他也不能对该上市公司行使重组和并购的行动,而A股则可以。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A股与H股股价倒挂的股票也越来越多。

      第二,市盈率已经降到合理位置。目前,上证指数已从6000点回落到3100点附近。经过此次回调,以及2007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目前A股静态市盈率已大幅下降到27倍左右,蓝筹股静态市盈率在25倍左右。对于成长性良好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而言,这个市盈率标准已经非常合理。

      但是,仍有人在以道琼斯指数十几倍的市盈率作比较。这其实是一种标的物混淆的对比。因为,美国道琼斯指数是以30只最大指数权重样本股作为标的物的,它应该和中国A股的上证50指数对应的市盈率来比而不应该和A股的平均市盈率作对比,我国上证50指数的股票市盈率现在已经不足21倍,即使从绝对值上来看,二者也已经相差无几。

      或许是由于信心的崩塌,我们目前对A股的估值正在陷于一种极度不自信状态,一些投资者甚至忽略了标的物的共性而盲目比较。比如,金钼股份的发行价为16.57元,发行市盈率仅17.44倍,新股以低于20倍市盈率发行的情况已多年未见。但是,有投资者认为洛阳钼业在香港上市时的发行价只有6.8港元,金钼股份被高估了。其实,洛阳钼业在香港上市时的面值为0.2,而金钼股份的面值却是1元。如果以同等面值来对比,金钼股份16.57元的发行价所对应的洛阳钼业H股发行价应为34港元。而且,洛阳钼业H股上市首日的收盘价涨幅高达52%,而金钼股份仅上涨36.09%,且第二天以跌停板报收。

      经过这波深度调整,A股已经实现了价值回归,那些跌破净值的股票与低于H股股价的股票,甚至还回归得过了头。不要忘了,中国的GDP增长速度连续多年是美国的4倍以上,中国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的3倍以上,中国股市也没有遭受次债危机,充其量只能算得上一个间接受到影响者。就目前而言,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好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为实体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没有理由再继续自由落体——这不仅是对价值投资理念的颠覆,也是对中国发展中的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

      资本市场中,幸运往往属于那些最先清醒的人,只有清醒的人才能在恐惧中把握机会。现在是到了抛弃恐惧,寻找机会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