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信息披露
  • A5:金融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5: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D133:信息披露
  • D134:信息披露
  • D135:信息披露
  • D136:信息披露
  • D137:信息披露
  • D138:信息披露
  • D139:信息披露
  • D140: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版:理财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版:理财封面
    “赢”来实质利好 继续夯实复杂底部
    探底回升
    做大的两种途径
    市场需要进一步利好刺激?
    “利好麻木症”缘于市场弥漫太多隐形预期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利好麻木症”缘于市场弥漫太多隐形预期
    2008年04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方正证券 吕小萍
      ⊙方正证券 吕小萍

      

      证监会于上周日晚紧急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此消息被各大媒体解读为重大利好。但市场的反应似乎并不太领情,在早盘上证综指以200多点的高开做出呼应后,随后迅速急转直下,大盘和个股几乎以俯冲式下跌展开。虽然大盘勉力收红,但市场对于利好的漠然已经显而易见。

      

      “利好麻木症”主导市场

      从周一市场表现分析,被视为重大利好的“大小非减持指导意见”,为何出现如此“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资金在利好出台后的选择为何不是坚定进场信心,反而选择逢高离场?其实,在市场极度弱势下,“利好麻木症”是很正常的。虽然管理层从来就没有明确表示过救市或不救市的立场,但4000点下方,小利好的密集推出还是相当明显的,这些利好,无一不体现管理层对市场持续暴跌的担忧,希望通过增量新资金、控制大小非等手段来促使市场企稳,重塑市场信心。

      对于市场来说,并不是体会不到利好,更多的是考虑在利好出台后的市场群体反应。正如此项大小非减持指导意见,是利好吗?是的。能扭转市场趋势么?不确定。在这种预期下,更多的资金会选择逢高套现,利用反弹来盘活资金。因而,弱势中的“利好麻木症”和强势中的“利空麻木症”一样,代表市场的一种趋势性主导思想没有改变之前,大家不会去维护和推进反弹,而是争相在反弹初期就选择离开,“促进”反弹的夭折。周一市场高开低走的走势恰恰反映了投资人对反弹短暂的群体共识。

      

      跌得越多预期越多

      市场总是会比预期的走得更远一点,上涨的时候如此,下跌的时候也是如此。目前3000点附近的市场,很多声音都表态是在“非理性暴跌”。既然非理性,为何暴跌?对于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选择出局只是自我保护或者是无奈的选择。这代表对市场预期的不看好。“大小非减持指导意见”的出台,管理层解释为稳定市场对于大小非减持预期。可见,证券市场交换的对象本身就是预期,这个预期真的这么难以把握么?我们分析问题的症结——跌得越多,预期越多。

      在获得大小非减持的稳定预期之后,还有“印花税降低”的预期,还有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的预期,还有央行政策的预期等等,如此种种预期交织在一起,稳定了一种预期之后,其他的预期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愈发强烈。对市场来说,好的预期兑现,和坏的预期证实交织在一起,就只能再度延续对原有路径的依赖——下跌。

      

      市场需要综合的预期稳定

      寄希望于“大小非减持指导意见”以扭转市场不太理性,短期内减轻了市场压力,但从较长时间来说,隔离大小非和二级市场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小非对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漠视。

      在市场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利好不领情,直逼3000点的严峻情势下,有必要探讨理性预期的问题。从目前分析,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下滑预期是主流预期,这种弥漫的隐形预期是最令人担心的。正如次级债,可怕的不是次级债事件爆发,可怕的是不知道次级债潜在还有多少问题。对于证券市场来说,直接的预期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是否放缓,印花税是否调整;更长远的预期是CPI是否能够回落,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持续,中国的经济周期是否会改变……或许,只有预期不断明朗、一个个问号不断被解开,积累到一定程度,市场才能真正的企稳和有效的走稳。这样的时间应该不会太远,五、六月份或许就是诸多预期明朗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