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最近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先是袁隆平先生在3月两会期间提出对全国粮食系统清仓查库的建议,接着媒体发现安徽当涂粮库空置问题。国家粮食局一位副局长的一句“粮库常态是应该有粮食的,但粮库没粮食本身不能说明问题”,被很多富于批判和质疑精神的媒体几乎是一边倒地认定为“文字游戏”。
这里面其实存在着对于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误解。
在粮食市场未放开以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唯一具有合法性的粮食收购主体。它在具有企业牟利动机的同时,也作为国家惠农政策(如最低收购价、保护价等政策)的传导中枢,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功能。
2002年以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粮食企业改制进程的加快,粮食市场多元化渐成气候,而国家则主要依靠中央储备粮系统(以下简称“中储粮”)实施对粮食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的掌控。中储粮系统调控粮食市场的主要手段有两种:一是轮换,也就是推陈储新、常储常新;二是吞吐,也就是在特定情况下(比如特大丰收或特大灾害发生)向市场收购或抛售粮食。这两种手段的运用,使得中储粮如同金融系统中的央行一样,能通过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引导流向,对粮食市场均衡价格产生极大的影响。
仅就粮食轮换而言,近些年的中储粮轮出规模就在每年200亿公斤以上,相应轮入的数额也在200亿公斤左右,400亿公斤的轮换总量大约是全国年度商品粮总量的1/5,这个比例已经足以引起国内粮食市场的巨大波动。
尽管粮食作为实物存在于实体经济领域,但作为“粮食央行”的中储粮对全国各个国家储备库实行垂直管理,并且仍然保留了计划体制下的指标派发的一套命令体系,因而完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做到统一行动、集中攻防。
由于烘干技术、仓储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规模效益等因素,国储库存在着过量吸收以获利的内在动机和可能性空间。另一方面,作为收购资金来源的农业发展银行对国有粮食企业过度紧盯的封闭式管理,也使得粮食企业的收购行为易于表现出阶段性、突击性、盲目跟风的特征。特别是“双结零”规则,即农发行发放的粮食收购专项贷款,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还清全部本息,销完全部收购的粮食,否则不发放新的贷款。这诚然对促进粮食企业加强管理、降低风险形成了一定制约,却也成为一道紧箍咒,催生出许多非理性行动。
按理说,当市场粮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应当暂停轮入中央储备粮,待价格稳定后再行补库,以免为粮价高企推波助澜;反之,当市场粮价跌幅达到一定程度且持续走低时,也应当避免中央储备粮在这一时期轮出,以免进一步冲击粮食市场、损害农民利益。但由于上面谈到的原因,中储粮所辖各级企业的利益函数与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是存在着较大不一致性的。这在去年夏秋之际表现得尤为明显。
至于说篇首提到的粮库空置问题,那位副局长的解释并非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的确是存在着“应当空”和“不应当空”的分别,“空”的合理性来源就是中储粮轮换制度,毕竟粮食这种大宗商品的进出自然不可能做到“无缝对接”。中储粮总公司的规定是允许存在4个月的轮空期,总的来说比较合理,基本上能保证粮食轮换的正常进行。但每年二季度——也就是青黄不接之际,是轮出粮食的销售旺季,在每年4月以后轮出的粮食,如果粮库上年度收购数量不多,就会在轮换过程中出现空库现象。只要盯住账目与粮食,既要确保数量真实,又要做到账实相符,对粮食轮换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则对于一定时期的、具备“合理性”的库存空置,就没必要惊讶。那只是暂时的空库,却不是亏库。当然,如果是非正常空库,那必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也可能包括腐败问题。
因而我认为,空库问题是一个需要具体分析的问题。倒是今年的中储粮在夏秋时节会否重演去岁的逆向调节的非理性一幕,才更值得有关方面高度关注和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