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希望企业由守信人掌舵,把钱放在那里才会放心。近日国内股市下跌,诸如相关公司不遵守信披制度、随意制造消息、甚至不顾中小股东利益执意巨量融资的问题、红利分配不透明等等问题相继暴露出来。这一切,如果我们仅仅归结为公司高管个人的道德水准,就把问题简单化了。
为什么我国推行公司治理已经这么多年,公司在诚信问题上依旧敢于不断挑战市场?
首先,国内不少公司的公司治理“形似而非神似”,也就是凡是《公司法》规定的机构、条例,公司都有设置,但是起到的作用如何却要大打折扣。这在很大程度反映出我国企业民主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林撰文披露,有的公司董事权益虚置,在重大问题决策时依旧一人说了算,有权不行或不能行权是经常的事情。一位企业的独立董事也曾向笔者述说自己的难处,对于公司重大事宜举手不举手都一样。近日不少公司的独立董事因各种原因纷纷辞职,也透露出公司独立董事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
其二,大小股东权益不对等,中小股东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弱势,导致企业漠视股东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公司重大事件缺少阳光操作。最近在大小非减持的问题上,市场恐慌情绪很大程度是因大小非减持缺乏透明度而起。直到近日国资委出面说明大非减持一定要在阳光下操作,我们可以将此看成是对公司重大事件透明度不够的纠偏。
其三,在公平与公正问题上必须“桥归桥路归路”,只有政府坚持守义原则,企业才能做到守信——政府办好公共事务,企业完成财富积累,政府全力健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但就目前来看,这两者都没有完全到位。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介入更多利益纷争,导致企业守信问题难以到位。在混沌的政企关系面前,有的企业近水楼台,有的企业难分一杯羹,寻租现象不断产生。最近,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撰文批评一些政府官员经常把企业战略重组的重要资讯到处宣讲,完全没有公众公司第一要务必须向公众投资者披露的意识。
其四,守信人产生的机制缺陷,也是企业难守信的关键。范福春副主席呼吁中直接谈到希望大股东能够把守信人推选到企业高管岗位,这正反映出目前企业高管产生的机制缺陷。而如今企业高管职务与年薪和激励机制直接挂钩,如果产生守信人的机制不健全,后两个问题就无法正常化,因为如此的股权激励只会产生负效应。
在以上问题之外,就是有法不依与有法难依并存。我国《公司法》对企业内幕交易有明确规定,公司治理也有明确条例。但是,综上所述不少企业在执行上都有水分。市场不断爆发企业信息泄密或有意制造市场热点事件,导致一些公司股票暴涨暴跌。中国资本市场要健康发展,投资人要成为价值投资人,很大程度依赖与投资环境生态状况。
目前市场下跌企业暴露出的诚信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把公司治理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抓紧对症下药建规立制,才是股市长治久安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