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4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相关负责人在武汉做“加强证券发行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专题演讲时透露,目前,证监会正在进行研究,多方论证稳妥方案,探讨在现行发行方式的基本框架下,通过对申购新股的机构账户设定数量限制或者将一部分发行股票向中小投资者账户另行配置方式,适度降低机构中签率,提高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巨大价差使得打新股“几乎稳赚不赔”。据统计,2006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83%,2007年以来新股首日涨幅平均高达140%,拓邦电子、宏达经编、中核钛白等股票上市首日竟暴涨500%以上,而此后,这些股票无一不是跌幅惨重。
之所以导致这种情况,是因为新股申购是资金为王,散户由于资金少,中签率低,无力与机构竞争,导致绝大部分筹码落在机构手中。为了牟取暴利,机构主力在二级市场交易第一天往往会猛拉股价,将股价推高到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吸引散户跟进后再乘机抛售筹码。这也正是许多新股在上市首日暴涨,此后便一路下行的根本原因。以中国石油为例,其发行引来了3.38万亿元资金的申购,但参与申购的户数却不到408万户,散户投资者不得不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因此被套在高位。
如果新股申购的筹码不是高度集中于机构手中,而是相当一部分掌控在散户投资者手中,机构就不敢在二级市场交易时狂拉新股,因为,这等于是在给散户投资者作嫁衣,不符合机构主力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这显然有利于减小股市的大起大落。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提高小额资金新股申购中签率的积极效果同样值得期待。我们知道,现在,大量资金聚集在一级市场,随时准备出击。同时,每当有新股发行,二级市场的一部分资金就会撤离抢筹,等到新股申购完成,资金解冻,部分资金又重新回到二级市场,如此反复,引发二级市场股价的剧烈波动。除此之外,一些机构为了提高新股中签量,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资金拆借,带来资金拆借利率、资金流动短期内异动。倘若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改变资金为王的现状,提高小额资金新股申购中签率,因新股申购所引发的二级市场剧烈波动和资金拆借利率的大幅飙升现象就可以得到大大缓解。
提高小额资金新股申购中签率,也有利于挤压股市的泡沫。由于新股发行机制不合理,导致新股发行的市盈率非常高,而发行市盈率越高,从源头上为二级市场输入的“泡沫”越多。典型的如2007年6月18日发行的中国远洋,其首发市盈率高达98.67倍。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由于网下配售是询价机构的特权,询价制往往都有一个“窗口指导价”,加之其他因素的制约,使得询价环节基本流于形式,既不能反映股票的投资价值,也不能反映股票的投机价值。有机构投资经理坦承:“参与新股发行网下申购的利润是明显的,我们首要考虑的目标是获取新股筹码,而不是进行公司的价格发现。”
如果新股发行制度改变,赋予小额资金更多的机会,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得配售份额而放弃相关责任的动力就会减弱,就有利于使新股发行趋向一个合理的区间,从源头上减小二级市场的估值泡沫。
诚如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相关负责人所言:“解决问题根本之策,是采取措施,逐步缩小一、二级市场的价差。”对申购新股的机构账户设定数量限制或者将一部分发行股票向中小投资者账户另行配置方式,无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好措施。同时,也不妨恢复以前的“优先满足市值申购”原则,根据二级市场的市值配售,鼓励二级市场投资。同时,改变询价权完全掌控在机构手中的现状,提高中小投资者对新股询价和申购的比例。
总之,在新股询价和申购中,应该采取向中小投资者倾斜的政策,以改变一级市场被机构主力牢牢掌控的现状,提高小资金新股申购中签率,减小股市的大起大落,这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