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A股市场的井喷,极大地引发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热情。根据聚源数据统计,去年A股上市公司通过包括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公司债、分离债、可转债等6种方式,共实现再融资3538.73亿元,在历年来的再融资金额中遥居第一位。
股票市场具有三大功能:融资、发现价格、优化资源(资本)配置。股改完成后,市场投资者信心大增,在轰轰烈烈的牛市中,伴随着投资者对未来的良好憧憬,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也随之明显提升。2006年6月19日, 中工国际作为IPO重启后的第一单,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在此之后,IPO和再融资都如火如荼。
聚源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共有190余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其中,增发融资3025.91亿元,配股融资232.54亿元,债券融资280.28亿元,总额接近2006年再融资金额的4倍,也超过了前6年之和,创下了沪深股市的历史最高记录。
从2007年的单月再融资情况来看,11月的再融资额最大,达到924亿元;其次是12月,为856亿元;3月份的融资额最少,为65亿元。
而2008年以来,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已有60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出台再融资预案,涉及资金高达2000多亿元。
聚源数据统计还显示,2007年A股IPO募资达4466.94亿元,是2006年1642.56亿元融资额的2.7倍有余,超过之前6年IPO融资的总和。
市场人士指出,去年A股再融资功能的大幅提升,除了受股改、居民投资理财理念的转变、市场规模提升及流通性过剩等因素影响外,还和股指的运行趋势高度相关,从历史数据看,牛市期间,市场的融资和再融资规模也同步上升,而当股指转弱,市场的融资功能也同步转弱。
然而,业内人士同时提醒,2007年二级市场的良好表现、A股市场规模提升以及流通性过剩,在提供了良好融资承载能力的同时,也埋下了过度融资的隐患。
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则认为,再融资怎么融、融多少,这里面不仅有利益的问题,更有一个“度”的问题。再融资不仅要有利于上市公司,而且要有利于投资者,更要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此外,上市公司再融资还需要把握好市场的“火候”,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顾及广大投资者利益。否则,再融资就很难得到投资者的响应和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