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9:专版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T1:年报特刊
  • T2:年报特刊
  • T3:年报特刊
  • T4:年报特刊
  • T5:年报特刊
  • T6:年报特刊
  • T7:年报特刊
  • T8:年报特刊
  • T9:年报特刊
  • T10:年报特刊
  • T11:年报特刊
  • T12:年报特刊
  • T13:年报特刊
  • T14:年报特刊
  • T15:年报特刊
  • T16:年报特刊
  • T17:年报特刊
  • T18:年报特刊
  • T19:年报特刊
  • T20:年报特刊
  • T21:年报特刊
  • T22:年报特刊
  • T23:年报特刊
  • T24:年报特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特别报道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商学院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路演回放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5: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D133:信息披露
  • D134:信息披露
  • D135:信息披露
  • D136:信息披露
  • D137:信息披露
  • D138:信息披露
  • D139:信息披露
  • D140:信息披露
  • D141:信息披露
  • D142:信息披露
  • D143:信息披露
  • D144:信息披露
  • D145:信息披露
  • D146:信息披露
  • D147:信息披露
  • D148:信息披露
  • D149:信息披露
  • D150:信息披露
  • D151:信息披露
  • D152:信息披露
  • D153:信息披露
  • D154:信息披露
  • D155:信息披露
  • D156:信息披露
  • D157:信息披露
  • D158:信息披露
  • D159:信息披露
  • D160:信息披露
  • D161:信息披露
  • D162:信息披露
  • D163:信息披露
  • D164:信息披露
  • D165:信息披露
  • D166:信息披露
  • D167:信息披露
  • D168:信息披露
  • D169:信息披露
  • D170:信息披露
  • D171:信息披露
  • D172:信息披露
  • D173:信息披露
  • D174:信息披露
  • D175:信息披露
  • D176:信息披露
  • D177:信息披露
  • D178:信息披露
  • D179:信息披露
  • D180:信息披露
  • D181:信息披露
  • D182:信息披露
  • D183:信息披露
  • D184:信息披露
  • D185:信息披露
  • D186:信息披露
  • D187:信息披露
  • D188:信息披露
  • D189:信息披露
  • D190:信息披露
  • D191:信息披露
  • D192: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3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不可高估
    升值对通胀的
    抑制作用
    经适房和限价房绝不能取消
    海外收购资源的步伐应走得更快些
    公司发行上市
    必须打好基础
    讨论人民币升值先得澄清三个问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讨论人民币升值先得澄清三个问题
    2008年04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田立
      如果因为日元升值带来日本经济的衰退,就认为“本币升值必然导致衰退”的话,那一定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人民币升值预期不会因为升值区间接近实际价值而有所放缓,因此尽快升值到位才是迅速打消预期驱动的唯一手段。汇率制度改革的基础应该是人民币发行机制的改革,讨论人民币升值不应该离开这个基础。

      ⊙田立

      

      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又热烈起来,正反两方交锋的话题也比原来更加明确、更加迫近,这对于明辨事实当然大有益处。不过,在旁观新一轮争论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双方在某些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讨论基础不一致的问题,换句话说,话题统一了,基础却还不统一,这就使得争论无法从根本上直接交锋。具体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方法。支持人民币升值的一方(以下简称正方)惯于使用规范分析的手段,依据“币值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理论基础为出发点,得出“人民币升值既是客观需要,也有利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结论;而反对人民币升值(或者快速升值)的一方(以下简称反方)则更喜欢用实证分析的办法,常常引用真实案例的结论说明升值的种种弊端,最典型的就是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元在“广场协议”压力下被迫升值,结果造成日本经济长达十年的衰退的例子。

      应该说,无论是规范分析还是实证分析,都是经济分析中的常用手段,就其科学性而言,两者具有同等地位,问题只在于我们使用这些方法时,是否能严谨、客观和周到。比如在使用实证分析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引证与研究对象的可比性,拿日本的例子分析中国,就得注意当时的日本与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可比性。在这一点上,笔者以为反方得分较高,因为现在的中国经济状况的确与80年代的日本很相似:应该升值时没有及时升值、在升值预期下国际热钱大量涌入、投机资金吹大房地产价值泡沫等等。不过,反方同时也忽略了另外一个运用实证分析时必须注意的问题:结论的普遍性。如果因为日元升值带来日本经济的衰退,就认为“本币升值必然导致衰退”的话,那一定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因为世界上还存在着很多相反的事例呢,比如加元对美元的升值、欧元对美元的升值、卢布对美元的升值,乃至2002年以后日元对美元的再次升值,都没有造成升值一方的经济衰退,反而是带来经济繁荣和复苏,我们又如何仅凭20年前发生在日本的一幕就断然推导出中国也必然步其后尘呢?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预期的理解,这是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正方认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都与热钱涌入有直接关系,比如房地产泡沫、通货膨胀趋势等。而热钱之所以涌入,根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作用,只有升值到位才能从根本上打消预期,阻止热钱的继续涌入。而反方则认为,即使人民币升值,也应该是渐进式的,人民币每升值一步,升值预期就会减少一点,因此渐进式升值既可以减缓热钱涌入,又可以避免升值过快而带来的负面效应。

      对于这样的分歧,我只能说是传统预期理论在分析空间假设上的弊端使然。传统预期理论虽然没有特别说明资产价格的分布空间,但实质上是以我们所生存的三维空间作为环境的,这是所有资产价格理论共同弊病。最近,我与上海大学的周洛华教授进行了一项研究,主题是资产估价的柔性二叉树理论。我们发现,资产价格的分布空间并非永恒态,也不总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平直空间,也就是说由现在时刻价格点与未来价格离散分布点之间(假设只有两个可能价格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不一定等于180度。比如当有足够的外力压迫时,价格分布空间可能会塌陷,形成类似开放式空间的双曲面,此时即使预期价格不变,短期内预期价格波动的幅度也比原先要窄很多,由此形成了相对预期下降。2002年以后美元开始贬值,市场预期人民币将会升值,但由于中国政府坚决保持汇率稳定,因此人民币并没有表现出足够强烈的升值预期,就属于这种情况。而当出现内部张力膨胀时,价格分布空间又会隆起,形成近似球面空间的分布形态,结果是即使预期价格不变,价格波动的幅度也要比原来大许多,并由此形成相对预期快速膨胀的情况。2006年中国开始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开始升值,结果引来更多升值预期驱动下的热钱,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反映。由此看来,渐进式升值的观点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人民币升值预期不会因为升值区间接近实际价值而有所放缓,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尽快升值到位才是保持空间平直,并迅速打消预期驱动的唯一手段。

      第三个方面是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储备流失关系的讨论。反方一致认为,一旦人民币升值到位,原来涌入的热钱就会立刻兑换成美元,然后携带着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外汇扬长而去,90年代初日本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是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危害。应该说,这样的结论值得重视,因为在逻辑上这是讲得通的。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显然被忽视了,这就是货币的发行机制问题。90年代初的日元还没有与美元脱钩,与我国现在实行的结售汇制度非常相似,于是人家卖给你多少日元你可不就得拿出多少外汇储备还给人家吗?但我们不妨倒过来想,如果当初日元是与美元脱钩的,还会出现这种局面吗?所以,日本的教训恰恰提醒我们要迅速建立起独立的人民币发行机制,尽早使人民币与美元脱钩,这才是杜绝外汇储备流失的根本手段。由此看来,汇率制度改革的基础应该是人民币发行机制的改革,而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不应该离开这个基础。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