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报道,中钢集团对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的收购已获得包括外汇局在内的政府部门批准,同时,收购案也已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批准。根据相关规定,中钢集团的“敌意”收购需要至少50.1%中西部公司股东接受才能生效。由于中钢已持有中西部公司19.89%股份,中钢实际只需要获得30.21%股东接受即可。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过高,是造成我国在谈判中一再被动的根源。也因此,中国铁矿石平均进口价逐年上涨。目前,铁矿石主要垄断在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公司三大巨头手中(占全球铁矿石供应量的75%),他们联手通过控制供给量来抬高价格,甚至以各种借口多次推迟发货,削减长期合同供应量,造成市场间歇性紧张,打乱市场平衡格局,刺激现货价格上涨,使钢厂不得不接受长期协议价格大幅度上涨。
这种被动局面晚一天改变,我国企业就将遭受巨额损失。而这种风险还不仅仅是价格因素,还有供应中断的危险。例如,《国际先驱导报》曾报道了2005年日本阻挠越南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内幕,“受日本新日铁公司的操控,越南方面专门出台文件,禁止向中国出口原矿”,这给我国相关钢铁企业带来很大被动。现在,这种危机感正在变得越发强烈。印度政府近期正在讨论两项议案:印度铁道部在财政预算中提议增加运价40%;矿业部提议对所有矿石增收10%的矿山使用税。此外,印度市场还普遍预期政府可能对矿石增加15%的从价关税,这实际上是在对铁矿石出口“紧急刹车”。
国际环境变化同样迫使我们的企业必须尽快打破资源困局。一方面,世界发达国家控制资源的步伐在加快,另一方面,相关垄断性资源企业之间也在并购、整合。必和必拓与力拓的合并接触,就令国际钢铁业为之紧张万分,因为这将意味着资源的进一步垄断,供应商随意定价的机制将取代目前已经非常脆弱的谈判机制,铁矿石价格将只涨不降。我们必须在这些垄断巨头进一步融合之前,尽快找到突破口。
我国企业必须尽快在海外寻求资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目前,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资源的重要性,它们对中国企业的收购行为非常敏感,例如,向澳大利亚进行资产投资的中国公司,常被澳大利亚政府私下告知,政府需要更多时间考虑其投资申请问题,希望这些公司主动撤销投资申请,使得一些国内企业迫于压力不得不撤销了购澳资源公司股权的申请。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钢集团对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的收购,同时获得中澳两国政府的批准,也是百折不挠,竭力坚持的结果。我国企业都应该有这种精神。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时候也需要采取灵活的策略。典型的如中国铝业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联合美铝获得力拓英国上市公司12%的股份,中铝通过美铝淡化了“中国色彩”,走市场化操作路线,绕过了政府的干预。
控制足够的资源是重新复活我国谈判话语权的唯一途径。我国企业正在通过入股、合资开矿和建设钢厂等几个方面,增加国内钢企对铁矿石的掌控力度,降低铁矿石涨价带来的风险。在合资开矿方面,有鞍钢股份母公司鞍钢集团与澳洲金达必金属公司合资开发位于西澳洲的卡拉拉铁矿,双方各占项目50%股权;宝钢集团与澳大利亚FMG矿业集团共同开发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储量达10亿吨的磁铁矿资源等等。海外建厂,如2007年10月,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巴西CVRD公司合资成立的宝钢维多利亚钢铁公司。除此,我国钢铁企业也联手在海外寻矿。如,2007年5月,由武钢、宝钢、鞍钢、首钢四大钢厂巨头联合出资组建的北京钢企联矿产资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柬埔寨柏威夏省罗文县铁矿等等。
掌握的资源越多,话语权就越强大,在资源为王的时代,中国企业应尽快走出去,采取灵活的策略,打开资源高度依赖国外的突破口,改变我国因相关资源受制于人而处处被动的局面。我们的企业应该有更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